读书人

对联四要素

发布时间: 2013-12-07 05:04:08 作者: rapoo

常用工具

[谜语大全及答案] [歇后语] [顺口溜] [绕口令] [三字经] [谚语]

[名人名言] [对联] [脑筋急转弯] [国学经典] [诗词鉴赏][三句半]

  对联本质特征要求对仗,表现为: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似,平仄相对。

  1、字数相等。

  即上联和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才能形成对仗。从一字联到千字联莫不如此,最长1612字,最短2字。如果上联是五个字,下联是六个字,那就不是对联了,当然,也有故意用字数不等的联文来表达某种特殊含意,如“袁世凯千古;中华民众万年”, 据说此联是在袁世凯死时,一位声望很高的学者写的,这幅联上联比下联少了一字,乍一看不能成对,作者的意图是说袁世凯对不起中华民众。

  2、词性相同。

  对联上、下联对应位置的词或词组的词性必须相同,才能形成对仗。就是要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介词对介词,助词对助词等。有天文、地理、数字、颜色、方位等20多种。如题李香君媚香楼“媚骨不生,一掬丹心一掬血;香魂何在,半萦碧水半萦楼。”

  3、结构相似。

  对联上、下联句子的结构必须大体一致。上联是主谓结构,下联也应该是主谓结构。上联是动宾结构,下联也应该是动宾结构。上联中语词是并列或偏正结构,下联对应位置也必须用并列或偏正结构。如“日月”对“河山”即为并列结构相对,“明月”对“高山”即为偏正结构相对,如果用“日月”对“高山”那就错了。同理,“明月”对“高山”那就对了。

  4、平仄声相对。

  现代汉语的四声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其中前两个是平声,后两个是仄声。

  而古汉浯的四声是平、上(读伞)、去、入。其中只有一个平声,而有三个仄声(上、去、入),平声就是平调(不高不低,不升不降),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在《康熙字典》中有明朝真空和尚关于古四声有一首歌诀“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它说出了古四声的大概特征。

  举几个例子说明:

  “东、懂、冻、独”,“平、品、聘、劈”,“朱、主、柱、足”,“夫、斧、父、福”。

  入声在现代汉语中已消失了,中原音韵把它“入派三声”,即融入平、上、去三声中去了,大部分在阳平声中(竹、木、服、福、俗、拔、插、夺……)。但入声字是古汉语的一个重要特征,它声调极短,一出口就收回,它和平、上、去三声合在一起,在格律诗词中起到了抑扬顿挫的音乐美效果。

  如果上联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就一定要“仄仄平平仄仄平”(七言联格律)。且上联最后一字须用仄声,下联最后一字须用平声。

  对联其实是一个城市的名片,体现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但经常会看到一些公共场所书写的对联不对仗。如:“细柳夹岸生;桃花渡口红。”(南京桃叶渡)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

对联 | 春节对联 行业对联 节日对联 结婚对联 寿联

春节对联】[春节对联][春联大全][行业春联][政府春联][农村春联][学校春联]


行业对联】[行业对联] [企业对联][幼儿园对联][农村对联] [医院对联]
[机关单位对联][行业对锦][公路对联][学校对联][商业对联]

节日对联】[节日对联大全][元旦对联][元宵对联][中秋对联][国庆对联]
[教师节对联]

寿诞对联】[五十寿联][六十寿联] [七十寿联] [八十寿联][九十寿联]
[百岁寿联] [寿诞对联] [亲友寿联] [满月对联][生日对联]

挽联大全】[通用挽联] [男挽联集] [女挽联集] [挽联写法] [墓联集锦]

功能对联】[结婚对联] [乔迁对联] [开业对联] [宅第对联] [升学对联]
[开工竣工对联][警世对联][抒志对联][名著对联][名胜古迹对联]

其他对联】[经典对联] [对联大全] [对联横批] [写物对联] [生肖年对联]
[写人对联][写景对联][对联故事][英文对联] [对联知识][成语对联][姓氏对联]
读书人网 >对联知识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