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局工作总结范文一
上半年,市卫生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统领卫生事业发展,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巩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逐步取消以药补医,做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工作,确保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一、上半年重点工作进展
(一)新农合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市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00元,全市435.89万农民全部参合,共为242.08万人次参合农民报销医药费用5.44亿元,门诊补偿比为36.27%,住院政策范围内补偿比73.32%;将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一般诊疗费纳入新农合医疗补偿范围;重大疾病保障病种扩大到9类,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比达75.13 %;市内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实现住院即时结报。
(二)基层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分别推选8个和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省星级和国家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评选;在全市范围内推开家庭医生制度;规划内4349个卫生室全部完成一体化管理;积极争取政策解决乡医报酬和养老待遇问题;组织完成4740名乡村医生、1500余名基本公共卫生人员在岗培训;组织228名医务人员对口支援73家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三)基本药物制度稳步实施。全市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规划内的村卫生室全部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在全市逐步推开药房经营管理试点经验,引导建立合理用药工作机制,今年2月,市卫生局在全省卫生工作会议上做了典型发言;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妥善处理毒胶囊事件。
(四)公立医院改革加快推进。科学测算公立医院改革成本,对全市公立医院收入及药品差价进行调查摸底,充分调研了局直公立医院机构编制,初步形成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调整方案。先后召开10余次不同层面的座谈会,研究讨论公立医院改革措施,争取政府和各部门支持,制定有利于公立医院改革的财政补偿、价格调整和支付方式政策。起草《关于进一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实施意见》,确定了我市公立医院改革的总体思路,拟以“锁定总量、调整结构,增加投入、减轻负担,提高绩效、在线监管、调动积极性”为原则,以“取消以药补医、完善补偿机制和推进支付制度改革”为关键环节,统筹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五)医疗安全和质量不断加强。全市共有102家医疗机构推行了“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启动我市医师多点执业试点工作;拟订全市院前急救规划,下发《院前急救服务流程和规范》;以市政府名义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无偿献血工作的意见》,建立无偿献血工作长效机制,加强对医疗机构自体输血考核,全市医院临床用血量下降了10.54%;做好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抢救及转诊登记,加强出生缺陷筛查干预,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六)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促进。基本、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稳步推进。全市已免费为720余万市民建立健康档案并实现信息化管理,建档率达80%以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建档管理分别为95万人、33万人,管理率达80%。全市农村住院分娩补助孕产妇7299人,补助率达55.82 %。为全市35万60-64周岁的常住居民提供中医体质辨识与调养指导公共卫生服务;启动适龄儿童免费窝沟封闭防龋市级民生项目,首批3401名学生已开始受益。
(七)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升。加强手足口病、艾滋病、结核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上半年无重大疫情爆发;完成接种常规疫苗73.82万剂次、二类疫苗13.82万剂次。在5家医疗机构开展防治结合型医疗机构试点,市口腔医院已列为国家级试点;选择14个点进行低盐膳食干预试点;积极创建无烟医疗卫生机构。起草“全民健康、幸福XX”—建设健康XX实施方案;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示范创建活动。
(八)重点卫生项目建设积极推进。修订完善“十二五”卫生事业规划,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编制完成“十二五”时期卫生“百万平米”设施建设规划,积极筹划市医学科学院建设,做好医学园区建设初步规划设计,市区北部医疗中心在出口加工区与医学园区一并选址;市三医迁建、市妇儿医院(二期)、市立医院东院区二期等项目进展顺利。
卫生局工作总结范文二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卫生局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与区委、区政府和市卫生局签订的各项目标责任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有力地推动了我区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现将年度工作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全面完成工作目标
( 一)加强乡村两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提高卫生基础建设水平
1.卫生院建设情况
总投资100万元,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
平方米的姬家山乡卫生院于上半年投入使用,该卫生院是
年区委、区政府承诺的为群众办好十件实事之一,标志着我区乡镇卫生院改造工程又取得了新的进展。鹤壁集乡卫生院也投资30万元购置万元以上医疗设备3件,并对门诊楼、病房等重新进行了整修。
2.标准化村卫生所建设情况
,我区标准化村卫生所进展顺利,15个标准化村卫生所(分别是蒋家顶村、孙圣沟村、西马河驹村、崔村沟村、土门村、龙宫村、大吕寨村、良玉村、贾家村、毕吕寨村、施家沟村、杨吕寨村、曹家村、张荒村、娄家沟村)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并投入使用,完成投资约65万元,建筑面积约1290平方米。11月底,市卫生局已组织人员对此项工作进行了现场验收。
(二)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自3月份开展工作以来,共印发新农合医疗明白卡两万余份、新农合政策问答两万余份,利用干部群众动员会、广播、报刊专栏和定点医疗机构下乡为农民义诊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让广大农民充分了解有关新农合制度的政策法规和具体做法,让参合人员重点了解他们的权力和义务,以及统筹补偿范围、补偿办法和补偿程序的具体规定。还深入农村面对面的向农民宣传和解答有关新农合政策,让农民认识到建立新农合制度是党和国家对农民健康的关心,是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重要举措。通过一个阶段的大力宣传,使农民真正认识和了解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好处,提高和保证了辖区农民的参合率。,辖区内参合农民45793人,参合率达到92%。截止12月底,共有11191人享受到了此项惠民政策,其中住院补助1199人次104.3余万元,门诊补助9992人次13.19余万元。
(三)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全民健康意识
始终坚持深入开展“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工作,加大力度抓好组织落实。依照《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开展有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工作,以各类卫生宣传日为重点,努力做好全区的健康教育工作。
10月15日,组织人员,在辖区内开展了健康教育宣传和义诊活动。在本次活动中,一是各村利用广播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了预防季节性传染病,二是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情况进行了宣传,三是组织医务人员在辖区主干道进行了义诊活动。此次活动,共出版面3块,书写标语100余条,接受各种咨询200余人次,测量血压300余人,发放宣传单5000余份。通过此次宣传活动,增强了辖区群众的健康意识。
5月和10月,组织全区近2194名干部职工进行了健康体检,并向体检干部职工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近3000份。
(四)以开展核心制度落实年活动为载体,全面加强医院管理
以开展医疗质量核心制度落实年活动为载体,结合医院管理年活动,从抓基本操作、基本知识入手,努力提高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截止目前,未发生责任事故。两个卫生院门诊量达到2.40万人次,其中鹤壁集卫生院2.36万人次,姬家山乡卫生院0.14万人次;业务收入达到219.8万元,鹤壁集卫生院158万元,姬家山乡卫生院61.8万元,整体较去年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五)积极争取资金,促进我区卫生事业发展
争取资金是加快发展的一条捷径,,区卫生局共争取上级对我区卫生事业的各项补助资金165万元,有力地促进了我区卫生事业发展。
(六)强化卫生监督,规范医疗市场和食品管理
严格依法行政,坚持文明执法,重点打击各类非法行医行为,严把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医疗技术应用、大型医疗设备等医疗要素的准入关,协调有关部门清理整顿非法医疗广告,打击无证行医。强化卫生市场监督,以食品卫生管理为抓手,在强化整改达标的基础上强化学校卫生管理,重点对学校食堂实行分级管理,预防和减少群体性食物中毒、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
,共对各类诊所监督检查200余户次,对2家违法诊所进行处罚,罚款4500元。
,对食品经营单位检查116户次,共进行健康体检447人,发放健康证445件,对其中2人执行了职业禁忌调离政策。共没收销毁65公斤不合格食品,取缔6家无食品卫生许可证的经营户。未发生重特大食品安全事故。
卫生局工作总结范文三
2012年,区卫生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卫生局的业务指导下,结合2012年重点工作目标,以“依法行政、开拓创新、廉洁高效、勤政为民”为宗旨,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基本上顺利完成全年各项工作目标以及预防人间禽流感、“非典”防治、乡村医生注册、乡村医生无学历再教育、有偿供血普查、“创卫”迎检等其他重大紧急性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 坚持预防为主,全面开展综合性疾病防治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注重做好日常传染病的监测、报告和人间禽流感的预防及非典防治工作,有效防止了重大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
(一)辖区各医院均设有预防保健机构或专职人员,强化疫情登记和报告制度,1-12月份全区共报告各类法定传染病21种763例,总发病率为236.43/十万,无传染病死亡病例报告,法定传染病漏报率低于2% 。其中,重点疾病为:肝炎212例;菌痢251例;猩红热24例;肺结核81例;流行性腮腺炎26例;尖锐湿疣17例;淋病31例。
(二)1—12月份全区共使用生物制品19种,累计下发使用各种疫苗120198人份,“五苗”接种率达到95%。
(三)与区教体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在我区大中专院校及中小学校建立防治重大传染病预防接种制度的通知》(殷卫[2012]5号文件),并按要求于今年4、5月份组织辖区各接种门诊对7岁、17-19岁人群开展了2215人次的麻疹、风疹、腮腺炎疫苗的查漏补种工作。
(四)今年4月份,对区北蒙办事处大碾屯小学发生的12例水痘病例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在对4例现患病学生进行了个案调查后,对该校的传染病防治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建议,目前患病学生都已恢复健康。
(五)在年初,成立了人间禽流感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疫情应急处理技术指导小组、疫情应急处理小组及预备队,印发了《突发人间禽流感应急处理预案》、《人间禽流感防治知识》等宣传资料10000多份;举办了辖区各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共200余名参加的 “殷都区人间禽流感防治知识培训班”。 加强了辖区7个集贸市场的禽类产品生产、加工、经营场所和辖区160家经营鲜活禽类食品及餐饮单位监督检查。掌握了辖区98家专业畜禽养殖户及高暴露人群情况,辖区各医疗机构均制定了相应的人间禽流感防治预案,组建了人间禽流感防治机构,实行疫情值班制度,完善报告制度;以“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为原则,实行了24小时疫情值班制和流感样病例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的专项报告制度等,及时准确应对了人间禽流感疫情。
(六)印发了《殷都区卫生局关于加强SARS疫情监测报告的通知》,强调了疫情的监测与报告管理,并对辖区各单位的SARS疫情监测报告工作实行了通报制度,根据4月份全国非典疫情情况,及时启动了疫情应急预案。
(七)为进一步加强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领导,切实搞好我区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在区政府成立殷都区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的基础上,我局又成立了“艾滋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及“艾滋病防治专家组”,具体负责全区艾滋病防治工作和技术指导、对外交流、咨询服务等。并于今年8月份,开展了全区有偿供血人员普查,基本摸清了辖区的HIV感染者底数。本次普查,共入户调查77491户,调查人口233392人,累计登记既往有偿供血人员217人,累计采血150人,查出HIV感染者1人,并对其和既往确认的1名HIV感染者进行了个案调查;截至目前,全区共有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4名。
二、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加大卫生监督检查力度。
(一)卫生监督队伍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卫生监督的质量和效果,1—11月份,共组织90名卫生监督人员参加上级业务部门举办的各类培训班,进一步提高了卫生监督人员业务水平,为我区卫生监督工作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为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卫生安全和身体健康,开展了春节、五一和十一期间的食品卫生安全大检查,进行了奶制品、饮料、散装食品、月饼及化妆品市场等12项专项治理,检查单位(场所)2850户次,发现各类隐患195处,当即整改148处,限期整改47处,责令停业整顿4家,监控重大隐患1处,制作现场笔录1284份,下达监督意见书1307份、处罚告知书11份,罚款8500元;查处过期、标识不清等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及原料2300公斤,奶制品150公斤,饮料875件;查处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化妆品12盒、无产品检验报告单的卫生用品20包。有力地打击了非法生产、经营的违法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净化了食品市场和公共场所卫生环境。
(三)积极开展食品安全周宣传活动。共出动人员25人次,车辆5次,设置咨询台2个,宣传版面4个,发放宣传材料2700份,举办食品安全教育课6班次216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四)采取了卫生监督科室分片包干的方法,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卫生监督覆盖率已达100%,同时,利用对从业人员限期体检,集中培训等办法, 严把从业人员体检、培训关,今年1—12月份共体检5737人,培训各类从业人员3823人;对52名职业禁忌人员进行了调离,调离率达100%。
(五)认真做好《卫生许可证》审批工作。依据《食品卫生法》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把好《卫生许可证申请书》的审查、发放关,做到合格一户、签发一户,1—12月份,共签发《卫生许可证申请书》1251份。
三、加强医疗机构管理,规范医疗市场秩序。
全面贯彻落实《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和《河南省医疗机构管理办法》,坚持医疗机构按规划设置、按法律管理、按标准评审,有效促进了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的规范化、法制化管理。
(一)加大了打击非法行医力度,全年共查处非法行医21家,没收过期医用药品、医疗器械价值7000多元,罚款20400元。有效净化了我区医疗卫生市场,进一步规范了我区医疗卫生秩序。
(二)根据《河南省乡村医生执业注册管理暂行办法》、《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圆满完成乡医注册工作,共计有219人通过信息确认免试注册,60人通过考试进行了注册。
(三)完成无正规学历再教育培训工作,全区共有219名无正规学历的卫生人员参加了无学历再教育学习(其中市中医药学校69名,市卫校130名,其它中专院校20名),为下一步乡镇卫生院在职卫生技术人员和农村卫生所(室)在岗乡村医生逐步向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转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根据省市统一安排,圆满完成了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工作,共有75人报名参加,其中,中医24人,西医51人,执业医师16人,执业助理医师59人。
(五)按照市卫生局新确定的年审工作内容,以“查问题、定措施、促改进”的指导思想,根据“六统一,八不准”的要求,采取现场检查、现场办公的工作方法,完成了全区215家医疗机构的年审、校验工作。在年审检查中,从医疗文书的书写保管,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对外租赁科室情况、一次性卫生用品的使用与销毁、传染病的报告与管理、非典防治预案落实情况等进行了重点检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明确的整改要求,促进了医疗机构的规范化、法制化管理。
四、加强医疗卫生保健,服务辖区广大群众。
(一)西郊乡卫生院、新兴医院、区直门诊所按照“以人为本,患者至上”医疗卫生服务宗旨,提出“三个一切”、“五心”、“五有” 的服务措施,即:一切为了患者、一切服务患者、一切方便患者;接诊热心、检查细心、解释耐心、治疗精心、让病人放心;入院有人接、住院有人管、检查有人赔,出院有车送、回家有随访,热情为患者服务。西郊乡卫生院门诊接诊约3.8万人次,住院收治1900余人次,开展手术近1000台,业务收入 280余万元;新兴医院全年门诊接诊约2.5万人次,住院410 人次,业务收入112余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5.7万元;区直门诊业务收入10.3余万元。
(二)区妇幼保健所1—12月份,共计完成0-7岁儿童系统体检1896人,新建卡203人,入托体检2666人,病弱儿童建档5人,系统体检率达85%;妇女孕产期保健515人,新建卡69人,婚前体检22人,其它类别体检134人,围产期体检率85%;规范《出生医学证明》发放程序,共发放398份;门诊接待人数2150人次,妇女病普查1500人。
(三)为推动我区社区卫生事业的进一步开展,结合我区卫生规划要求和社区居民需求,自今年6月份开展创建省级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工作,对原有的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提出了整改要求,并迎接了省卫生厅组织的专题调研和督导。截至目前,我区共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分别是:梅园庄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纱厂路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铁西路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2个,分别设在钢六区和钢二区。
五、提高审批效率,提供优质服务,方便群众办事。
为提高审批效率,方便人民群众办事,区卫生局成立了审办股,审办股充分落实授权内容,坚持热情优质服务,树立了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从成立至今,共接待群众办事、咨询2300余人次,全年工作无投诉。区行政便民服务中心9月份开展百分考核以来,卫生局窗口9月、10月连续2个月夺得“优质服务窗口”、“优质服务标兵”称号,收到群众赠送“热情服务,执政为民”的锦旗一面。全年共发放《卫生许可证》1150个,其中:食品类952个,公共场所类198个,办理从业人员《健康证》5470个,“两证”正确发放率100%。
严格落实下岗职工再就业优惠政策,从2004年以来,共免费办理《卫生许可证》180个,免费金额1800元;免费办理从业人员《健康证》145个,免费金额(转自雨露文章网www.vipyl.com)7250元;免收个体医疗机构管理费11025元;合计19825元。
六、全力以赴,努力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
紧紧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目标,按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的要求,制定了《殷都区卫生局创卫工作台帐》、《殷都区卫生局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制度》、《殷都区卫生局创卫工作网络图》、《殷都区卫生局“创卫”工作目标任务分解表》、《殷都区卫生局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目标任务分解及百分检查评分标准》等,深入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活动,确保了省初验工作成功。
(一)健康教育。在省初验之前,争取区政府成立了区健康教育所,在区卫生局、防疫站、教体局、西郊乡、各街道办事处和辖区各厂矿、企事业单位都建立了健康教育组织,固定了专(兼)职健康教育人员,基本上形成了覆盖全区的以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中的健康教育组织为骨干,以厂矿、企事业单位、学校、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等单位的专(兼)职健康教育人员为依托的健康教育网络。
在全区共建立健康教育宣传栏68个,发放社区居民健康知识应知应会宣传单13万张,健康知识应知应会手册近7万册,开展包括观看录像、参加讲座、有奖知识答卷、组织展览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工作,发放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基本健康知识应知应会宣传单3万份,行业创卫明白卡5000余份。
按照《安阳市医疗卫生单位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要求辖区各医疗卫生单位在病房、门诊严格按标准开展健康教育,严格落实健康教育处方制,在门诊、病房、候诊室等处均设置了健康教育宣传栏,向病人及其家属讲解医疗保健知识,免费赠阅疾病预防宣传资料,确保了住院病人相关疾病知识知晓率达85%以上。我区各医疗机构目前共设立各类健康教育宣传栏45个。
按照《安阳市教育局、安阳市卫生局关于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全区各学校均设置了健康教育课程,对开设健康教育课的师资安排、教案编写、课程进度做了明确规定。各学校坚持做到了教员、课本、教案、课时、效果评价五落实。各学校的健康教育课的开课率均达到了100%。
(二)传染病防治、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加强日常工作的同时,按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9类60条中涉及公共卫生系统的4类30条任务,进行认真分解,安排到相关科室,落实到每一位工作人员,做到责任明确到位。先后制定印发了《殷都区食品卫生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和《殷都区公共卫生系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方案》。并于9月召开了“殷都区公共卫生系统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动员会”,全体卫生监督人员及辖区380余家从业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对我区卫生系统的创卫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三)加强“五小”门店整治,夯实创卫基础。先后组织召开4次“五小”专项治理工作会议,转发了《安阳市“五小”门店专项治理标准》1200份,制作印发《安阳市殷都区创卫办“五小”整治联合执法意见书》、《安阳市殷都区创卫办“五小”整治控制决定书》和《安阳市殷都区创卫办“五小”整治督查通知书》2000多份。
(四)认真搜集整理汇总归档了健康教育、公共场所卫生、食品卫生和传染病防治及局机关“创卫”工作文本资料,共装订成册五套33本。
七、其它重要工作
(一)截至目前,预算内收入完成102.5633万元(其中局本身完成20.719万元,妇幼保健所完成1.5万元,防疫站80.3443万元);预算外收入完成13.3324万元(其中局本身完成5120元,防疫站完成6.8274万元,妇幼保健所完成6万元)。
(二)为顾全钢花路建设大局,西郊乡卫生院率先拆除了该院防保科、车库等部分建筑。区政府已经向市政府请示在市第五人民医院搬迁后的原址上,以西郊乡卫生院的设备、人员等现有资源为基础,组建安阳市第七人民医院或殷都区人民医院,前期准备工作正在积极筹制。
(三)筹建北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立项、 规划等相关手续已经全部办妥,平面图、效果图已经出台,资金也筹措完毕。并已向土地部门申报了办理土地相关手续。
(四)为了保证《行政许可法》在卫生系统能够顺利实施,制定有关行政许可的配套制度和实施流程图,参加了区组织的《行政许可法》宣传日活动,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进行行政审批。
(五)区防疫站检验室于今年第一季度取得了省卫生厅颁发的《卫生检验机构资格认证书》。
(六)于“5.8”世界红十字日,参加在市政广场举办的中国红十字会建会100周年纪念活动,同时开展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动员活动,发放宣传品400余册。
(七)根据区财政局、区监察局、区政府纠风办印发的《殷都区整顿统一着装工作实施方案》及其通知要求,我局及时进行了整顿工作部署,积极开展自查自纠,对4名超出着装范围人员予以整顿清理。
(八)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多次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区卫生局与辖区各医疗机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公共场所业主、局属各二级单位每个工作岗位等都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共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1222份。
(九)按照区武装部和区防汛办要求,分别成立了区民兵医疗救护队(55人)、卫生防疫队(30人)和防汛抢险医疗救护队(55人)。
八、存在的问题。
(一)区健康教育所虽然建立起来了,但是办公场所、人员和经费没有落实到位,如果不尽快落实,将影响我区健康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卫生监督体制不顺畅,由于我区的卫生监督队伍在区卫生防疫站,而目前防疫站在工作中由于受经费供给方式的影响,在日常监督工作中,重收费,轻管理,这就是造成我区“五小”门店管理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如果不尽快理顺卫生监督体制,建立一支专门的卫生监督队伍,全区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效率仍将低下,从业单位卫生状况很难有效彻底改观。
(三)西郊乡卫生院的经费问题,目前还没有得到落实。
(四)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专项资金没有建立。
九、2006年工作目标。
(一)以艾滋病、禽流感、非典为重点,防止重大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完善疫情报告网络建设,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率低于2% 。
(二)切实加强免疫预防集中接种工作,“五苗”接种率维持在95% 以上,安全注射率达100%,居住期限3个月以上流动人口儿童建卡建证率达95%。
(三)严防食物中毒和食品污染事件发生,保持卫生监督检查覆盖率100%,切实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有计划、有检查,卫生监督、检测,技术指导规范,资料齐全。从业单位有有效的《卫生许可证》,卫生管理制度健全,从业人员全部持有《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五病”调离率全部达到100% 。
(四)加大全区健康教育工作力度,居民基本健康知识知晓率≥70%,居民健康行为形成率≥60%。
(五)继续规范医疗市场秩序,严厉打击非法行医,监督检查覆盖率达到100% 。
(六)预算内收入完成77万元(其中局本身完成15万元,妇幼保健所完成2万元,防疫站完成60万元);预算外收入完成12万元(其中防疫站完成5万元,妇幼保健所完成7万元)。
(七)积极完成区委、区政府、市卫生局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十、2006年工作措施。
(一)争取区健康教育所的办公场所、人员、经费尽快到位,及时、有效地开展我区的健康教育工作;
(二)按照国家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要求,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办事规则,待省市卫生行政部门的具体方案下达后,尽快完成区卫生防疫站的撤并整合,成立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区卫生监督所,理顺体制,促使区卫生监督所成为一支专门、高效的卫生监督检查机构,改变卫生监督方法、方式,提升我区卫生状况。
(三)严格按照国家卫生城市的行业标准,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和责任、明确目标,把我局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各项工作真正、全面落实到实处。
(四)认真做好西郊卫生院的搬迁重建的各项工作。
(五)按照《殷都区(2002—2010年)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实施方案》,争取区政府建立农村初保专项基金,与有关部门配合,认真组织实施,推动各项初保目标的落实。
(六)继续加大对医疗机构监督管理力度,严厉打击无证行医。个体医疗机构管理模式实行微机化管理,上网公布,增加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
(七)以非典型肺炎、人间禽流感、霍乱、O157:H7出血性肠炎、乙型肝炎、性病艾滋病为重点疾病,以高危人群、在校学生、流动人口为重点人群,加强疾病监测、预防和控制力度,完善疫情应急预案,强化应急演练,健全报告网络,防止疫情反复。
(八)加大预防艾滋病宣传力度,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
(九)加强预防用生物制品管理,加大生物制品监督管理力度,年内开展2—3次生物制品执法检查,确保生物制品供应渠道正规、制品安全。
(十)加大宣传力度,配合上级部门搞好碘缺乏病、降氟水质分析、鼠疫等地方病的防治工作。
(十一)以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和《消毒技术规范》为重点,进一步规范医疗保健机构的消毒效果的监督监测,加强消毒产品的监督监测,配合区爱卫办做好全区病媒生物的杀灭和监测工作。
(十二)加强食品卫生监督,配合国家食品打假,开展各项食品卫生专项监督检查活动,制定切实可行的《街头饮食摊点卫生设施标准》并积极推广,保证街头食品卫生安全;强化管理,严管重罚,加大大案、要案的查办力度,积极参加全省“百案评奖”活动;同时,加强卫生监督员培训,全面提高监督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建立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技术强的卫生监督队伍。
(十三)积极筹备我区即将开展的“捐献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活动。
(十四)加强档案管理,注重档案收集、规范档案整理,完善档案室各项设施和相关的档案管理制度。
推荐阅读:
公司业务员年终工作总结报告
银行工作人员年终工作总结(精选)
农林水务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