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中国楹联简史

发布时间: 2013-12-10 04:46:10 作者: rapoo

常用工具

[谜语大全及答案] [歇后语] [顺口溜] [绕口令] [三字经] [谚语]

[名人名言] [对联] [脑筋急转弯] [国学经典] [诗词鉴赏][三句半]

楹联是题写在楹柱上的对联,亦指对联,是我国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古人把吟诗作对相提并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这些特点,都和律诗有某些相似之处,所以有人把对联称为张贴的诗。但对联又不同于诗,它只有上联和下联一般说来较诗更为精炼,句式也较灵活,可长可短,伸缩自如。对联可以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也可以是十言、几十言。在我国古建筑中,甚至还有多达数百字的长联。对联无论是咏物言志,还是写景抒情,都要求作者有较高的概括力与驾御文字的本领,才可能以寥寥数语,做到文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美的感受。

对联 | 春节对联 行业对联 节日对联 结婚对联 寿联

春节对联】[春节对联][春联大全][行业春联][政府春联][农村春联][学校春联]


行业对联】[行业对联] [企业对联][幼儿园对联][农村对联] [医院对联]
[机关单位对联][行业对锦][公路对联][学校对联][商业对联]

节日对联】[节日对联大全][元旦对联][元宵对联][中秋对联][国庆对联]
[教师节对联]

寿诞对联】[五十寿联][六十寿联] [七十寿联] [八十寿联][九十寿联]
[百岁寿联] [寿诞对联] [亲友寿联] [满月对联][生日对联]

挽联大全】[通用挽联] [男挽联集] [女挽联集] [挽联写法] [墓联集锦]

功能对联】[结婚对联] [乔迁对联] [开业对联] [宅第对联] [升学对联]
[开工竣工对联][警世对联][抒志对联][名著对联][名胜古迹对联]

其他对联】[经典对联] [对联大全] [对联横批] [写物对联] [生肖年对联]
[写人对联][写景对联][对联故事][英文对联] [对联知识][成语对联][姓氏对联]
读书人网 >对联知识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