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子集解》原文txt下载:篇第二十八

发布时间: 2013-12-15 04:25:46 作者: rapoo

常用工具

[谜语大全及答案] [歇后语] [顺口溜] [绕口令] [三字经] [谚语]

[名人名言] [对联] [脑筋急转弯] [国学经典] [诗词鉴赏][三句半]

王下四篇,古今者多以作。

  以天下由,由不受。又于子州支父, 李云:“支父,字也,即支伯也。”子州支父曰:“以我天子,之可也。然,我有幽之病,王云:“其病深固也。”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夫天下至重也,而不以害其生,又他物乎!唯以天下者,可以天下也。

  舜天下于子州支伯,子州支伯曰:“予有幽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故天下大器也,而不以易生,此有道者之所以乎俗者也。

  舜以天下善卷,善卷曰:“余立於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春耕,形足以;秋收,身足以休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於天地之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哉?悲夫!子之不知也!”遂不受。於是去而入深山,莫知其。

  舜以天下其友石之,石之曰:文:“石,本亦作後。石,地名。”成云:“字亦有作後者。”“卷卷乎後之人,葆力之士也。 ”文:“卷音,郭音眷,用力貌。 ”案:“”亦作“後”。此後乃自,言我卷卷勤苦,是葆力之士,未暇治天下也。以舜之德未至也,於是夫妻戴,子以入於海,身不反也。

  大王□父居,狄人攻之。事之以皮帛而不受,事之以犬而不受,事之以珠玉而不受,狄人之所求者土地也。大王□父曰:“人之兄居而其弟,人之父居而其子,吾不忍也。子皆勉居矣!吾臣狄人臣,奚以?且吾之,不以所用害所。成云:“ 用,土地。所,百姓。”因杖而去之。民相而之,司云: “,曰。”遂成於岐山之下。夫大王□父可能尊生矣。以生命。能尊生者,富不以身,不以利累形。有者不以嗜身,利者不以求累形。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唯恐失之。利亡其身,不惑哉!

  越人三世弑其君,王子搜患之,逃乎丹穴。文:“李云:‘搜,王子名。'淮南子作翳。雅云: ‘南戴日丹穴。'”成云:“ 丹穴,南山洞也。”俞云:“翳前三世弑君事。史越世家索以搜翳之子。竹年,翳其子所弑,越人其子,立,又弑而立。是以前三世皆不善,王子搜是之名疑矣。淮南子之,索正。 ”而越君,求王子搜不得,之丹穴。王子搜不肯出,越人薰之以艾,乘以王。王子搜援登,仰天而呼曰:“君乎君乎—豢梢陨嵛液酰 蓖踝铀逊榫也,君之患也。若王子搜者,可不以生矣,此固越人之所欲得君也。

  、魏相侵地。子子昭僖侯,昭僖侯有色。司云:“子子,魏人。昭僖,侯。”俞云:“生篇引子子曰:‘全生上,生次之,死次之,迫生下。'又徒篇引子子曰:‘王者其所以王,亡者其所以亡。'高注云:‘子子,古道人。'知度、篇注同。有昭侯,有僖王,昭僖侯。”子子曰:“今使天下於君之前,成云:“,也。”之言曰:‘左手攫之右手,文:“司云:‘,病也。'一云:攫者,援。者,右手。”右手攫之左手,然而攫之者必有天下。'君能攫之乎?”昭僖侯曰:“寡人不攫也。”子子曰:“甚善!自是之,臂重於天下也,身亦重於臂。之於天下亦矣,今之所者,其于又。君固愁身生以戚不得也!”其不得。僖侯曰:“善哉!教寡人者矣,未得此言也。”子子可知重矣。“ 僖”上“昭”字。

  君得道之人也,使人以先焉。守陋,苴布之衣而自牛。李云:“苴,有子麻也。”君之使者至,自之。使者曰:“此之家?”曰:“此之家也。” 使者致,曰:“恐者而使者罪,不若之。”俞云:“下者字衍,生篇。”使者,反之,求之,不得已。已避去。故若者,真富也。故曰:道之真以治身,其以家,其土苴以治天下。司云:“土苴,如草也。”由此之,帝王之功,人之余事也,非所以完身生也。今世俗之君子,多身生以殉物,不悲哉!凡人之作也,必察其所以之,其所以。王云:“所以之者,德所加之方也。所者,所以待物也。”今且有人於此,以侯之珠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也。夫生者,特侯之重哉!俞云:“生篇侯下有珠字,。”

  子列子,容貌有色。客有言之于子者曰:“列寇,有道之士也,居君之而,君乃不好士乎?”文:“子,相。” 子即令官之粟。成云:“ 主之官。”子列子使者,再拜而。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拊心曰:“妾有道者之妻子,皆得佚,今有色。君而先生食,言相君,有此嘉惠。先生不受,不命邪!”子列子笑之曰:“君非自知我也。以人之言而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其卒,民果作而子。俞云:“子事威篇、淮南泛。至史世家,‘公二十五年,公其相子,二十七年,子之共弑公',又不同。”

  楚昭王失,屠羊走而于昭王。昭王反,者,及屠羊。屠羊曰:“大王失,失屠羊;大王反,亦反屠羊。臣之爵已矣,又何之言〔一〕?”王曰:“之!”令受。屠羊曰:“大王失,非臣之罪,故不敢伏其;大王反,非臣之功,故不敢其。”王曰:“之!”屠羊曰:“楚之法,必有重大功而後得。今臣之知不足以存,知音智。而勇不足以死寇。入郢,畏而避寇,非故大王也。今大王欲法而,,百姓共守法之。此非臣之所以於天下也。 ”王司子綦曰:“屠羊居卑而甚高,子綦我延之以三旌之位。”文:“三旌,三公位也。司本作‘三',云:‘侯之三卿皆也。'”宣云:“服各有旌,故曰三旌。 ”俞云:“上綦字衍。”案:“綦”或作“其”。 屠羊曰:“夫三旌之位,吾知其于屠羊之肆也;之,吾知其富於屠羊之利也。然可以食爵而使吾君有妄施之名乎!不敢,反吾屠羊之肆。”遂不受也。遂,竟也。

  〔一〕“言”,集本作“有”。

  原居,堵之室,茨以生草,成云:“以草屋,之茨。”蓬不完,文:“蓬。”桑以而牖,司云:“屈桑,破牖。”二室,司云:“夫妻各一室。”褐以塞,司云:“以褐衣塞牖。”上漏下,匡坐而弦。司云:“匡,正也。”文:“弦,弦歌。”子乘大,中而表素,李云:“中衣,加素表。”不容巷,往原。原冠履,文:“以木皮冠。” 郭藩云:“上林‘枰〔一〕',揖曰:‘ ,皮可以索。'即樗也。文:‘樗,木也。以其皮裹松脂。若。'李云:‘履,履跟也。' 三解作□,云:‘也。'或作屣。通俗文:‘履不著跟曰屣。'”杖藜而。子曰:“ 嘻!先生何病?”原之曰:“之:‘之,而不能行之病。'今,也,非病也。”子逡巡而有愧色。原笑曰:“夫希世而行,司云:“希,望也。所行常世而。”比周而友,成云:“周旋比,以朋。” 以人,教以己,文:“ 己,教人,今不然也。”仁之慝,司云:“依仁奸。”之,不忍也。”

  〔一〕“枰”原“秤”,司相如及文上林改。史本作“泛□ ”,字通用。

  曾子居,袍表,色,司云:“,也。”郭藩云:“疑,病甚也。”手足胼胝。三日不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捉衿而肘,履而踵。曳而歌商,天地,若出金石。天子不得臣,侯不得友。故志者忘形,成云:“人君子,不以形挫志。”形者忘利,成云: “之士,不以利生。”致道者忘心矣。成云:“得道之人,忘心知之。”

  孔子回曰:“回!家居卑,胡不仕乎? ”回曰:“ 不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足以□粥;文:“□,或作,雅云:‘糜也。'”郭之田十,足以麻;鼓琴足以自;所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也。回不仕。”孔子愀然容曰:“善哉回之意!丘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自得者失之而不,之,即利。行修於者位而不怍。'丘之久矣,今於回而後之,是丘之得也。”喜得此人也。

  中山公子牟瞻子曰:司云: “魏之公子,封中山,名牟。”文:“瞻子,人也。淮南作詹。”“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之下,文:“魏,淮南作。司本同,云:‘,曰魏。象魏,人君也。'慎云: ‘天子也。'”奈何?”瞻子曰:“重生。重生利。”宣云:“重生,尊生。 ”中山公子牟曰:“知之,未能自也。”瞻子曰:“不能自,神乎?文:“‘不能自'句。一至神字句。”成云:“若不於情欲,宜心神,亦不妄生嫌也。”俞云:“字句,是也。篇作‘不能自之',文子下德篇、淮南道篇作‘之',且‘之'二字,‘神'之不明矣。”不能自而不者,此之重。重之人,矣。”文:“重,直用反。”俞云:“ 重,再也。不能自,已矣;又制之而不使,是再也。高注:‘重,“重”之重。 '是也。文非。”魏牟,乘之公子也,其岩穴也,於布衣之士,未至乎道,可有其意矣。

  孔子于、蔡之,七日不火食,藜羹不, 成云:“藜菜之羹,不加米。”色甚,而弦歌於室。回菜,子路、子相言曰:“夫子再逐于,削于,伐于宋,于商、周,于、蔡,夫子者罪,藉夫子者禁。文:“藉,陵藉也。”弦歌鼓琴,未音,君子之也若此乎?”回以,入告孔子。孔子推琴喟然而曰:“由,人也。召而!吾之。” 子路、子入。子路曰:“如此者可矣。”孔子曰:“是何言也!君子通于道之通,於道之。今丘抱仁之道,以遭世之患,其何之?郭藩云:“慎人篇作,是也。古、字通。 ”故省而不於道,而不失其德,天寒既至,俞云:“慎人篇天作大。此。 ”霜露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蔡之隘, 文:“隘音厄。”於丘其幸乎!”孔子削然反琴而弦歌,成云:“削然,取琴。”子路然而舞。李云:“然,舞貌。”子曰:“吾不知天之高也,地之下也。”古之得道者,亦,通亦。所非通也,道德於此,通寒暑雨之序矣。俞云:“德作得。慎人篇作‘道得於此,一也,寒暑雨之序矣'。疑此文‘通'下亦有‘ 一也'二字,而今之。”案:成云:“得道之人,通而常。”是成所本“德”作“得”,同。故由于,而共伯得乎共首。司云:“共伯,名和,修其行,好人,侯皆以。周王之,天子,侯皆以天子,共伯不,(路史,“弗免”三字。)即王位。十四年,大旱屋焚,卜於太,兆曰:‘王祟。'召公乃立宣王,共伯於宗,逍得意共山之首。共丘山,今在河南共西。”

  舜以天下其友北人,北人曰:“哉!後之人也,居於□之中,而之。不若是而已,言不惟若此。又欲以其辱行漫我。漫,也。吾羞之。” 因自投清泠之。文:“山海云: ‘在江南。'一云:在南郡西山下。”

  伐桀,因卞而,卞曰:“非吾事也。 ”曰:“孰可?”曰:“吾不知也。”又因瞀光而,瞀光曰:“非吾事也。”曰:“孰可?”曰:“ 吾不知也。”曰:“伊尹何如?”曰:“ 力忍垢,吾不知其他也。”遂伊尹伐桀,克之,以卞。卞曰:“後之伐桀也乎我,必以我也;桀而我,必以我也。吾生乎世,而道之人再漫我以其辱行,吾不忍也。”乃自投稠水而死。文:“司本稠作洞,云:‘洞水,在川。'一云:在范郡界。”又瞀光曰:“知者之,武者遂之,仁者居之,古之道也。吾子胡不立乎?”瞀光曰:“上,非也;民,非仁也;人犯其,我享其利,非廉也。吾之曰:‘非其者,不受其;道之世,不其土。' 尊我乎!吾不忍久也。”乃石而自沈于水。文:“司本作水,在西界。一云:在北平郡界。”

  昔周之,有士二人於孤竹,曰伯夷、叔。二人相曰:“ 吾西方有人,似有道者,往焉。”至於岐,武王之,使叔旦往之,盟曰:“加富二等,成云:“加二。”就官一列。”血牲而埋之。二人相而笑曰:“嘻!哉!此非吾所道也。昔者神之有天下也,祀敬而不祈喜;俞云:“喜作禧。:‘禧,福也。'不祈禧〔一〕,不祈福也。廉篇作‘祀敬而不祈福',此字同。”其於人也,忠信治而求焉。政政,治治,不以人之自成也,不以人之卑自高也,不以遭自利也。今周殷之而遽政,上而下行,王念云:“ 下字加。上尚同。廉篇正作‘上而行'。”阻兵而保威,割牲而盟以信,行以,伐以要利,是推以易暴也。吾古之士遭治世不避其任,遇世不苟存。今天下,周德衰,其乎周以吾身也,其,其。,依。,也。不如避之以吾行。 ”二子北至於首之山,遂而死焉。若伯夷、叔者,其于富也,苟可得已,必不。恃也。高戾行,其志,不事於世,此二士之也。

  〔一〕“禧”原作“喜”,集引俞樾改。

国学经典 |

经部

[尔雅] [公羊传] [梁传] [论语] [礼记] [诗经] [孝经] [仪礼]
[周礼] [周易] [左传] [孟子] [尚书] [四书章句] [韩诗外传]

史部

[史记] [三国志] [晋书] [宋书] [南齐书] [梁书] [陈书] [魏书][北齐书]
[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新五代史][元史][明史] [清史稿][汉书][后汉书][新元史][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 [战国策][贞观政要][荆楚岁时记][逸周书] [古列女传][徐霞客游记][大唐西域记]
[唐才子传] [通典] [东观汉记] [前汉纪][后汉纪][华阳国志][洛阳伽蓝记] [唐会要][唐律疏议] [吴越春秋] [越绝书][竹书纪年]

子部

[道家][兵家][儒家][法家][杂家][世情小说][历史演义][历史小说][志怪小说]

集部

[全唐诗] [全宋词][李太白全集][乐府诗集] [文心雕龙][文选][王右丞集笺注] [楚辞][楚辞补注]

蒙部

读书人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