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曾姓对联|曾姓宗祠通用对联

发布时间: 2014-03-07 04:25:28 作者: rapoo

常用工具

[谜语大全及答案] [歇后语] [顺口溜] [绕口令] [三字经] [谚语]

[名人名言] [对联] [脑筋急转弯] [国学经典] [诗词鉴赏][三句半]

曾(zēng)姓出自姒姓,为夏禹的后裔,以国名为氏。得姓始祖曲烈(侯)。相传鲧的妻子因梦里吃了薏苡而生下禹,帝舜便赐禹姒姓。夏禹的第五世孙少康中兴夏室后,曾把幼子曲烈封于“”地(在今山东苍山县)。国历经夏、商、周三代,直到春秋时才被莒国所并灭。此时,怀着亡国之痛的国太子巫,出奔于鲁国为官,其后裔以原国名“”为氏,后去掉邑旁,表示离开故城,称为曾氏。曾姓以仁孝礼义而著称于世。曾姓在当今中国姓氏中排名第三十二位,在台湾排名第十六位。

    源承夏禹;
    姓启侯。
  ——全联典指曾姓的源流。

    三省堂武城堂堂堂播誉;
    庐陵郡天水郡郡郡传名。
  ——全联典指曾姓的郡望和堂号。

    十章传学;
    三省诚身。
  ——全联典指孔子的弟子曾子:即曾参,以孝著称。他在《大学》一书中提出“格致”(格物致知)、“诚正”(诚意正心)、“修齐”(修身齐家)、“治平”(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曾参提出“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自我反省曾参非常注意修身,每天从三方面检查自己:(1)为人做事有没有尽到心;(2)和朋友交往有没有失信;(3)老师教的东西有没有复习好。)的修养方法,“三省传家”即由此闻名。

    崇范舜雩逸致;
    子皙童冠咏歌。
  ——上联典指后周太子洗马曾崇范。家中藏有九经、子、史诸书。南唐刺史贾皓带很多钱到曾家求书,曾笑曰:文典“世乱藏于家,世治藏于国,其实一也,何估值以偿耶。”“舜雩逸致”,谓其收藏经史之丰。下联典指曾参之父曾点,字子皙。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与颜回之父颜无繇、孟子之父孟孙激等并祀于曲阜孔庙后部的崇圣祠。曾这样表明自己的志向:“暮春三月,穿着春装,和冠者(成年人)五六人、童子(小孩)六七人,去沂水中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歌,一路走回来。”《论语》孔子听后大加赞赏。

    天下斯文宗一贯;
    古今贤哲第三家。
  ——全联典指曾参。他认为“忠恕”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被后世儒家称为“宗圣”。古有四大贤人:孔、颜、曾、孟,曾子排行第三,于是便有“古今道学第三家”之说。

    南丰奉诏编文史;
    西府精心撰武经。
  ——上联典指北宋文学家曾巩,世称南丰先生。散文平易舒缓,长于叙事说理,讲究章法结构,为王安石所推许,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嘉年间进士,曾奉诏编校史馆书籍。著有《元丰类稿》。下联典指北宋名相曾公亮,泉州人,以熟悉法令典故著称,主编《武经总要》。

  附:

    鼎新开国运;
    克服振家邦。
  ——此联为孙中山撰赠曾姓宗祠联。

    天下斯文宗一贯;
    古今乔木第三家。
  ——此联为佚名撰广东省深圳市保安区沙井镇新桥村曾氏宗祠联。居住在这里的曾姓后人崇尚诗书传家,仅前清时便出过翰林7个进士、数十个举人和秀才,祠前现存的10多对旗墩,便是彼时族中子弟中举或升官时升旗庆贺留下的遗迹。

    道德春秋,学继一宗圣;
    文章唐宋,名扬八大家。
  ——此联为佚名撰曾氏宗祠“养志堂”通用堂联。

    堂构相承,维凛修齐盈旧德;
    宗公流庆,冀将锺釜妥先灵。
  ——此联为佚名撰曾氏宗祠“追远堂”通用堂联。

    圣绍尼山,道德文章齐日月;
    徽传鲁国,春秋俎豆永乾坤。
  ——此联为佚名撰曾氏宗祠“追远堂”通用祭祀联。

    祖德何如东鲁,传经光百代;
    家风曷似南丰,修史裕千秋。
  ——此联为佚名撰广东省始兴县太平镇东湖坪村曾氏宗祠联。

    资水如练、凤岭如屏,四面尽环淑气;
    孝子在周、忠臣在汉,千秋无愧宗风。
  ——此联为清代曾国藩撰湖南省洞口县高沙镇曾氏八支祠联。

    传大学十章,明德新民,治人当先治己;
    衍孝经一册,敬亲思长,事父可通事君。
  ——此联为佚名撰曾氏宗祠“养志堂”堂联。

    春风沂水,上下同流,江汉秋阳,后先合撰;
    地凤天麟,孙曾济美,芝山霞屿,堂构长新。
  ——此联为新加坡华侨丘菽园撰福建省漳州市曾氏宗祠联。

    道统绍一贯之传,师孔友颜,来者直开思孟;
    文章擅八家之誉,接韩步柳,同时并驾欧苏。
  ——此联为佚名撰曾氏宗祠联。

    述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传,万世成承厥训;共2页,当前第1页12

对联 | 春节对联 行业对联 节日对联 结婚对联 寿联

春节对联】[春节对联][春联大全][行业春联][政府春联][农村春联][学校春联]


行业对联】[行业对联] [企业对联][幼儿园对联][农村对联] [医院对联]
[机关单位对联][行业对锦][公路对联][学校对联][商业对联]

节日对联】[节日对联大全][元旦对联][元宵对联][中秋对联][国庆对联]
[教师节对联]

寿诞对联】[五十寿联][六十寿联] [七十寿联] [八十寿联][九十寿联]
[百岁寿联] [寿诞对联] [亲友寿联] [满月对联][生日对联]

挽联大全】[通用挽联] [男挽联集] [女挽联集] [挽联写法] [墓联集锦]

功能对联】[结婚对联] [乔迁对联] [开业对联] [宅第对联] [升学对联]
[开工竣工对联][警世对联][抒志对联][名著对联][名胜古迹对联]

其他对联】[经典对联] [对联大全] [对联横批] [写物对联] [生肖年对联]
[写人对联][写景对联][对联故事][英文对联] [对联知识][成语对联][姓氏对联]
读书人网 >姓氏对联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