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人教版《说木叶》导学案(高二必修五)

发布时间: 2014-05-24 15:41:17 作者: rapoo

  读书人网精心整理人教版《说木叶》导学案(高二必修五):,更多出色文章请查阅读书人网:www.READER8.CN



学习目标: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名句积累(识记)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 《九歌》 )
 “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 萧纲《折杨柳》 )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沈期《古意》 )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吴均的《答柳恽》)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曹植的《野田黄雀行》)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二、基础知识(识记)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 ) 寒砧( ) 迢远( ) 袅袅( )
  桅杆( ) 亭皋( ) 翩跹( )
 2、识记字形
  diàn( )青 diàn( )粉 zhàn( )放 万应dìng( ) 起dìng( )
   干zào( ) 暴zào( ) 简liàn( ) 提liàn( ) 桅gān( ) 渔gān ( )
 3、解释下列成语
   得鱼忘筌quán
   得意忘言
三、整体把握:概括每一部分所写的内容
第一部分(1—3)
第二部分(4—6)
第三部分(7)
四、研读细节
 1、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暗示了“落叶”呢?(读第5段)
 
 2、既然木叶和树叶在概念上完全一致,那么它们带给人们的感觉是否相同,为什么?(读第6段)
 
 3、分析“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和“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这两句诗作者表达的情感的不同。

4、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

五、迁移练习
  1.注意下列三首诗词中的不同意象群,比较三首诗词中梅的不同生长环境,试对梅的三种不同形象做出分析,并说说诗人对自己笔下的梅分别赋予了些怎样的情感。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卜算字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字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龙标野宴
     李 白 王昌龄
     杨花落尽子规啼, 沅溪夏晚足凉风,
     闻道龙标过五溪。 春酒相携就竹丛。
     我寄愁心与明月, 莫道弦歌愁远谪,
     随风直到夜郎西。 青山明月不曾空。
    【注】龙标:古地名,今属湖南黔阳。
    问题: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安铁峰

  读书人网将定期的对本页面进行更新,希望大家继续支持读书人网(http://www.reader8.net/)

读书人网 >语文教案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