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查找
党性,是对我们每个党员的基本要求。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就要始终牢记党性原则,不断增强党性观念,自觉强化党性意识,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时刻提防并避免党员意识的淡化。这一基本要求,不过是对每个党员最为起码的要求,看起来也许简单,做起来似乎不难,其实能够真正做到完美无缺,也绝非易事。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首先对照“基本要求”,从思想深处探源,于静谧之中忖量,不断反思且追问自己,到底同“起码要求”有无偏差呢?偏差究竟有多大呢?扪心自问,反求诸己,可以毫不讳言:偏差是有的。由于鄙视现行浇薄的官场,疏于向上,而多数时候俯身朝下密于百姓,这从多年来工作中所撰写、发表的文章中显而易见。可是,深究自身,其偏差也是存在的,平时主观上想同群众打成一片,但时不时地就把自己混同于一名普通的百姓了,而没有充分彰显党员先进性。尽管这一“偏差”或许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但是身为党员,就该首先想到自己的身份所在,时时刻刻拥有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用党员标准要求自己,用党性原则驾驭自己,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
为什么要从“基本要求”入手,起始于“起码要求”呢?经过认真仔细地思考,我认为那些不合格党员出现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淡化了党员身份,忘却了党性原则,缺乏应有的党性意识和党性观念,说白了,就是理想远去、信仰缺失、信念动摇。这也正是所有问题党员的思想根源。
二、原因分析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通过新一轮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从“基本要求”这一源头着眼、着手,更是着重于“起码要求”的把握,进一步提升了党性意识,再一次提高了党性观念,进而使我更加坚定地确信,要做到没有或是少有“偏差”,非加强党性修养、不断完善自我不可。
加强党性修养、不断完善自我,扼要地说,就是要始终牢记党性原则,不断增强党性观念,自觉强化党性意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辱使命,敢于担当。其中,加强党性修养,牢记党性原则,增强党性观念,强化党性意识,它们之间必然是相辅相成的,也必然是相得益彰的,正所谓理固宜然。
然而,说到容易,做到未必,“知”和“行”之间有它固有的过程或是距离。这就是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那么,做到即实践的前提条件,就少不了从学习入手到认识提高的这个间接实践的过程抑或是实践的捷径,少有这个过程,就无从于实践,或者是盲目的实践。通过学习到认识,再到实践;反过来从实践再回到学习中来,检验认识,逐步提高认识,这样的过程往复不断。我相信,这就是加强党性修养、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也是自我修养的真谛所在。
三、整改措施
加强党性修养、不断完善自我,就是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完善实践。学习并掌握党的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固然是非常重要的前提。所以,我要毫无疑问地说,即便挂一漏万也是如是,只要是有了理论上的先进和进步,就会有有思想上的先进和进步,也才会有个人党性修养的不断升华。党的理论当然包括,我们党最高纲领提出的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我们党矢志不渝坚持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南的崇高信仰,我们党现阶段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而这些则是作为一名党员必须要坚定和坚守的。
加强党性修养、不断完善自我,就是要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及所倡导的全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紧密结合起来。民族复兴中国梦,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共同的梦想和期待,坚定党的理想、信仰、信念,其实就是在坚守几代中国人心中一直向往和切盼的“梦”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理想、信仰、信念,也正是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核心要素,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反映,解决好理想、信仰、信念的问题,就抓住了自身形成并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关键环节。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核心价值观虽然是软约束,但也要以严格标准加强自律、接受他律,将其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的软约束化为硬标准。
加强党性修养、不断完善自我,就是要做到密切联系群众。密切的党群关系,是能否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前提基础或者先决条件;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则是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的根本保证。
加强党性修养、不断完善自我,就是要从今天做起,从眼前做起,从小事做起,使灵魂得到净化、境界得到提升。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厚滋养,“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从认知认同到自觉践行,“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坚信“人的道德存在才是人的社会性本质所在”。以榜样为标杆,堂堂正正、老老实实、清清白白的做人。
“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往哲先贤道德修养的重要思想已经深深融入每个中国人的血液里,成为中华民族历经风雨而不屈的精神脊梁。
党员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照jc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