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发现
童年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童年还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在这美丽的童年里,一些不经意的发现,让我去探索,去追求事物的真相。
一个夏天的夜晚,我和妈妈躺在床上正在兴致勃勃地聊天。“砰”、“砰”……的声音吸引了我的注意,我随着声源,发现一只小虫子围着房顶的灯在旋转飞行。“砰”的一声,小虫子碰到灯罩,向后退一下,然后继续向灯飞去。小虫子似乎乐此不彼,即使一次次碰到灯罩也在所不惜,我非常不理解小虫子的这种举动。众所周知,灯光会向外散发热量,小虫子碰到灯罩,又疼又热,小虫子在干什么?我好奇地问:“妈妈,小虫子不怕热吗?”这时,我又发现灯罩里有黑乎乎的东西,这又是什么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妈妈建议:“我们把灯罩摘下来看看?”说干就干,关了灯,借助手电筒的光源,我和妈妈椅子落椅子。我在下面扶着,妈妈小心翼翼地站到椅子的最上面,慢慢把灯罩摘下来。妈妈从椅子上下来,我和妈妈头抵头,争着看灯罩里的东西。天哪,竟然是一只只小虫子。
把灯罩洗干净,妈妈重新安好灯罩。打开灯,我问妈妈:“这些虫子为什么千方百计地要通过那么小的缝隙飞进灯罩里,即使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妈妈回答:“不是小虫子不怕热,而是由小虫子的趋光性决定的。”“那虫子为什么会有趋光性呢?”妈妈也无法回答,于是我们打开电脑。通过查询得知:昆虫的趋光性与其导航方式有关。它们通常是以月亮为导航坐标的,且飞行时不是垂直于月光,而是呈斜交;而灯火会让它们误认为是月亮,结果就会以螺旋形渐近线的轨迹飞向灯火。妈妈说:“小虫子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它自取灭亡的愚蠢。”“不对,我认为应该赞美小虫子追求光明的勇气。”妈妈听了我的话,笑了“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童年这些有趣的发现,让我去探索,也指引着我一步步走向事物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