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忙碌的下午。
打扫卫生、洗晒衣物、上钢琴课,归家之后又急忙开始做晚饭,无所事事的童童围在我的身旁,不满的抱怨:“妈妈,你总是一直干活,为什么都不陪我玩?你难道不爱你的孩子吗?”
“爱,当然爱!可是今天晚上我们有个重要的任务,所以妈妈要抓紧时间。”
“什么任务?”
“去医院看望你的婶婶。”

“婶婶是什么?”
我卡壳了。童童是第一次接触“婶婶”两个字,也还没有机会见过这个婶婶,更不清楚“婶婶”到底意味着什么。
我开始解释,“是你磊叔叔的媳妇儿。”
“什么是媳妇儿?”
“嗯,比如我就是你爸爸的媳妇儿,妗妗是……”
“舅舅的媳妇儿。”
“对,咱们要看的婶婶就是磊叔叔的媳妇儿。”
“那我可不可以叫她阿姨?”
“她是婶婶,不能叫阿姨。”
“为什么?为什么我都叫小霞阿姨呢?婶婶老了吗?不能叫阿姨吗?我要叫婶婶阿姨!”
“那可不行,因为你爸爸和磊叔叔有一个共同的爷爷啊。”
“为什么有共同的爷爷,我就要叫婶婶?婶婶是什么?婶婶是她的名字吗?”
老天,为什么中国会有这么多的称呼?我已经有点口干舌燥了,“婶婶就像妗妗、姑姑一样,只是一种称呼,她是用来称呼和爸爸有血缘关系的叔叔的媳妇儿。”
“哦”,童童似懂非懂的点点头放过我,“那婶婶怎么啦?为什么去医院看她呢?她生病了吗?是大病还是小病?”
“婶婶肚子里有个小宝贝在捣乱,害的婶婶没法吃饭,一吃就吐。”
“吐了的话就用袋子装呗,我坐飞机还吐呢,没什么大事!”
呵,他倒是会比喻,孕吐和他的晕吐能是一回事吗?
算啦算啦,不和你打嘴仗了,快点吃饭、快点出发!

30分钟后,童童终于见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婶婶,第一个动作就是把在超市里买给婶婶的青梅递过去,“婶婶,我送给你的,快吃吧。”
“婶婶,我四岁十个月了,你几岁啦?”
“婶婶,你的小宝宝在哪儿?他什么时候生出来?我比他大几岁呢?”
说着,童童冲着婶婶的肚子就喊起来:“妹妹——弟弟——怎么都没人理我,他出来时可能是弟弟,可能是妹妹,对吧?”
“婶婶,你的床头怎么还有花啊?”“是磊叔叔送的啊!”“是因为你有小宝宝辛苦了吗?”
“婶婶,你怎么还不吃青梅啊?你怕吐吗?”
童童第一次见到婶婶,竟然像个自来熟,古灵精怪的发问,妙趣横生的回答,让病房里飘荡起欢乐的笑声。
我也笑了,不知道童童是否真正懂得——婶婶是什么?
婶婶,其实就是一个漂亮的阿姨,只不过她和磊叔叔结了婚,而需要备注的就是磊叔叔是童爸爸的堂弟而已。不过,对于小孩子来说,“堂弟”又会成为一个新的很难解释的名词。
“堂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