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爱是一种能力作文

发布时间: 2016-12-11 10:43:38 作者: rapoo

爱,是一种能力

多少年来,人们一直把“爱学生”作为教师职业道德去要求教师。不是吗?《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二条即为“热爱学生”。可是,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的第一线摸爬滚打22年,22年的酸甜苦辣都已化为营养,22年的成败得失全都沉淀为收获……我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爱学生”,并非简简单单的一个师德问题,爱,应该是一种“能力”!

我们有太多的理由相信,任何一名教师,从登上三尺讲台的第一天起,就知道“爱学生”的重要性。所有的教师,如果认定自己今生要与学生打一辈子交道,就准备发自内心地去爱学生,并且努力去爱,并为这份爱真心付出过。但我有更多的理由相信,很多教师在有了若干年的教育经历之后,在“爱学生”的问题上,都会如此感叹:想说爱你不容易……

多少年前,上海市某专家对十三个区县的33所中学的1892名教师和5414名学生进行“师爱”现状调查,发现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教师中自认为爱学生的人数占被调查者总数的将近50%,而学生中感受到教师爱自己的仅占被调查总数的约5%。为什么会这样?答案很简单。爱学生真的挺“难”,爱,是一种能力。

回忆我们真实的教育生活,问问自己:每天肩负着大班额的重担,面对那么多性情各异的学生,背负着不算太小的工作压力,在吵吵嚷嚷的工作环境中,心智不成熟的孩童身上出现一个个让我们应接不暇的教育难题,我们胸中还永怀春天吗?不管什么时候, 不管什么情况下,不管什么样的学生,我们都能“爱你没商量”吗?

说真话,个别时候,自己的亲生孩子不懂事,还会怒火中烧,有时气急了,甚至想伸出巴掌……作为凡夫俗子(应该说,大部分教师都是凡夫俗子),随时会遇到各种情况带给自己的情绪变化,面对各类性情的学生,永远心平气和地爱他们,我们容易做到吗?事实上,爱学生,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某次班主任培训班上,我和老师们交流这个问题,并现场调查了解老师们对此问题的看法,结果,赞同“爱学生很难”的竟然占到95%以上。

近些年的工作总结中,我羞于写这样的句子:“我爱我的每一个学生。”因为,我觉得自己离这样的境界还有距离。我班有个学生“小Y”,我对他至今爱不起来,仅仅是做到了尊重他。“小Y”处在单亲家庭,学习状态很不好,早上迟到,每天的作业敷衍了事,经常忘记做值日,且常常对别人和班级牢骚满腹。最初,我觉得这孩子特别需要我去关注,我经常找他谈心,鼓励他为家长争气,现在好好学习,长大成为了不起的男子汉。我还曾经给他面改作文,有时也换一种教育方式,暴风骤雨之后再和风细雨地进行抚慰。每次他都信誓旦旦,但第二天他又会让你感到你前面的努力又付之东流了。你再和他交流,他那对儿小小的眼睛,非常平静地看着你,一言不发。就在这时,我就在心里不停地劝诫提醒自己:“不着急,不发火……一定要有教师的风范,这种问题很正常……”应该说,班级中有一大批学生在我“教育阳光”的照耀下正可着劲儿地拔节生长,但是,“小Y”还是让我感到了教育的挫败感,有时我还会为此沮丧。说实话,我至今对他爱不起来,我还曾经设想:“如果他是我的亲生儿子,我会怎样对待他?……”

22年的教育修炼,使我大多数时间能够对“问题学生”心平气和。我知道,孩子永远是弱势群体,他们的弱势不仅仅表现在他们肌体力量的弱小,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更重要的因为他们心智的不成熟,不完善。的确,他们处于生命成长中的特殊时期,需要我们呵护、唤醒,并帮助他们完成精神领域里的成长。他们身上的任何人格缺陷都不能用残酷去对待,于是,才有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有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

康德说,教育是人世间最艰难的事情,那么,“爱学生”应该是在教育生活中千磨万砺才能炼就出来的能力。教师需要一种博爱的情怀,大爱的风度。要能够站在尊重生命的高度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差异,宽容他们的错误,接纳他们的所有包括他们的稚嫩、不足和人格缺陷。教师还要“会爱”,爱得冷静,爱得深沉,爱得艺术,爱得恰到好处,正所谓“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

我期待自己修炼到这样的境界——我的面前,无论是不愿读书的淘气包,还是来自单亲家庭的小可怜,还是内心充满恐惧的害羞的孩子,我都能够以专业的目光阅读他们眨巴的眼睛,感受他们稚嫩的呼吸,透视孩子心灵的需要,发挥我的教育智慧,使他们找到自尊和归属感,帮助他们走上实现自身潜能的道路。那么,各类学生,不仅仅是我的工作对象,他们还应该成为我的爱好,我每日的惊喜,我精神世界里的重要内容。那种时候,我才敢说:“我会爱了!”

爱学生,不应该简简单单地把其视为师德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它是一种教育能力,是需要历练的;它还是一种教育的境界,是需要提升的;它更是一种教育的情怀,是需要涵养的……

爱,是一种能力,您同意吗?

读书人网 >小学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