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态度决定你我生命的宽度和汲取知识
发布时间: 2017-01-03 10:53:57 作者: rapoo
学习态度决定你我生命的宽度和汲取知识的深度
——高万祥老师引领我们如何做一个幸福的读书人
今天在金水四中的礼堂,我们迎来了远道而来的我们的友人高万祥老师和郑立平老师,和专家面对面感觉真好,自己的心又再一次受到了碰撞。
感触最深的几点——
l 伟人的成功是自我不断刻苦学习、时时鞭策自己后的必然,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l 自己读书的视界也应该拓展,不容易理解的文字正是激发大脑思考的有效途径,所以要深入的品读;
l 思维因为自己的不断应用而不断灵巧,精神因阅读而愈发丰盈;
l 阅读需要从心激发阅读的欲望,成长需要从个体内心注入成长的需求。
l 关注教师个人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并协助教师实现自己的人生规划。
一个人的魅力有时通过简单的几句交流就可以引人入胜,满怀敬佩。高老师给我的感觉就是如此, “让阅读成为习惯,用智慧铸就人生”是我们这次活动的主题,更是高老师带给我们大家的真实写照。
想想刚开始的自己,只是想用读书来稳定自己的情绪,激发自己的积极性;走进孩子中间,自己想到了自己教育行为应该与时俱进,开始研读如何使自己的教育更具有效性;甚至有时为了写作而读书,真的很可怕。今天,高老师告诉我们: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当读书成为一种习惯,自己已能将终身学习、时时反思落在实处,到达这种高度的一路上,我仿佛丢失了什么?整天忙忙碌碌,身累心累,关注的只是狭隘的教育境界。高万祥老师的每一句都在给我们以警醒——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读书的本质达人。高老师读任何书都会有自己的思想跟我们分享,且每时每刻充满着深深的爱国情怀。读哲学教育学书籍,可以使我们拥有思想的独立和高尚的情操;读人物传记,优秀知识分子的书,可以带给我们爱心和社会责任心;读文学作品,可以给我们带来诗意的创造和情怀。我现在正在研读幼儿教育学方面的书籍,处于阅读的第一阶段,希望能更有信心的胜任我的教育教学工作,优化我的教育行为。面对高老师提及到的哲学和人物传记的书籍至今鲜有问津,因为感觉很难读懂,需要自己来悟。可见自己的功夫还是没下到,只是停留在浅显的自我感触阶段。自己也喜欢文学作品,喜欢其中淡淡的简单,纯纯的生活。
分析自己的阅读,自己原来只是在自顾自连,现在在优化自己的教育行为。回首自己偶尔读过的《尼采文集》,只是为了一句话“不要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的跑马场”而震撼不已,并没有深深的去体会尼采大师所要传达给我们的思想精髓;读《林肯传》只是明白了林肯成功的不易与他成功后的那种大块人心,但却没有去分析这个人物和他对人类历史所做的贡献。今天,高万祥老师将周国平、王东华、夏尊、张柏林、陈布雷的思想分析的淋漓尽致,让我们这些与会教师的思想与之碰撞,想想我们现在的知识分子在做些什么?又能做些什么?但是鲁迅先生告诉了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后人描述鲁迅先生的文字:字字像一把匕首刺向敌人的胸膛。虽然现在是和平年代,没有了战火硝烟,但是隐藏在人体内的毒瘤危害着思想不坚定的青少年,他们的思想还需要我们这些知识分子来加固,来因势利导。我们的责任不仅仅是让我们的学生掌握多少的技能知识,而是润泽他们的性情,对他人有爱心,对社会有责任心。
和高万祥老师的相处是短暂的,影响却是深远的。我们就如雨后春笋般汲取着丰富的知识营养,开拓了我们的教育视野的同时,坚定了我们教育的信念——育人在前,教书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