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荷花
周末带嘟去看荷花,在黄河附近的思念果岭。相比两周前的的荷塘,荷花明显少了很多,一个个莲蓬从荷叶的缝隙里婷婷而出,骄傲而害羞地展示着自己的身姿。
荷花又名莲花、藕花、菡萏、水芙蓉、凌波仙子,属于多年生水生植物,中国的十大名花之一。因为自己家在平原,从小见的是一望无际的麦田、遍地
种藕,种在水底,长出荷叶与花
荷之美景
汉代乐府的《江南》为我们描绘出荷花与人、鱼的和谐相处,荷叶田田,荷花翩翩,采莲美人,清风小船,鱼水嬉戏,欢快无边。荷因人而美,鱼因人而乐,一副江南美景渔火般在眼前跳跃。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荷叶田田与小荷尖尖,拍于7月12日
还有一首是李清照的《如梦令》,似乎是在中学的课本里,讲述的是友人聚会小酌,十分尽兴,天色已晚,坐船回家,却在醉意中把船划到了荷花塘里,惊慌失措地拨回船桨寻找归路,吓飞了一滩休息的鸟儿。
常记溪亭日暮,沈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荷之美文
无论是乐府诗,还是清照词,展示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但提到与荷相关的美文,还有两篇是必不可少。虽然学生时代已成往事,但课文基本还能背下来。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荷花仙子,拍于7月12日
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之所以能够成为千古名篇,是有它的理由。短短数语,表达出莲的各种典型特征,并且托物言志,借荷花抒发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还有一篇出自朱自清先生之手,写于1927年。大革命失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国大地被白色恐怖笼罩。在这样的环境下,“我”的心如何能够得以平静?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 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霎时传过荷 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一了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莲蓬,荷花谢后的果实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象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是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象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之美味
也许是因为荷的清香与美丽,与荷相关的美食也分外多。荷叶、莲子、藕无一不是美味佳肴的原料,色香味美,让人平添了很多食欲。
荷叶八宝饭
以糯米为主料,柿饼、冬瓜糖、莲子、桂圆肉、乌枣、葡萄干、白糖、猪油为辅料,先煮成八宝饭,再加入辅料用鲜荷叶包了,蒸上半小时,扣到盘子里即成。好像在婚宴上经常吃到,至于是不是真的用了荷叶,就不得而知了。
红枣莲子汤
莲子和红枣煮制的汤
先把水烧开,放红枣,煮30分钟,再放莲子,再煮30分钟,加糖后就可以喝了。这汤可以安神去火、滋阴润肺、美容养颜,很适合熬夜的美女。
糖醋藕片
藕洗净切片,热水焯过;之后热锅,用姜末炝锅,倒入藕片翻炒;加糖、白醋,继续翻炒,加水淀粉勾芡。马上,一盘酸甜可口的藕片就出现了,很适合夏天喝啤酒的时候吃。
以藕为主料的糖醋藕片
许地山的《落花生》中有段这样的文字:
爹爹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因为它是有用的,不是伟大、好看的东西。”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了。”爹爹说:“这是我对于你们的希望。”
对于花生有花生的独特之处,对于荷叶荷花莲蓬与藕,不仅很实用,而且带给大家很多美的享受,也更加难得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