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学习心得体会
这次学习,我总的感受:一是紧张充实;二是收获颇多;三是引发了自己的点滴思考。
我们的学习过程是紧张充实的。紧张主要是本次学习实间安排:上午8点30分到11点30分,下午1点30分到4点30分(中午没有休息时间)。晚上,我们还去杭州市建新小学的“爱丽丝”绘本馆,以及新华实验小学的“魔镜”阅读馆进行参观学习,回到住处一般都是9点左右。充实是指我们在学习的三天半时间内,一共听课8节,聆听专家报告12场;同时,我们还参加了一上午的教研活动。甚至,在来回的火车上,我们一行七人还在不停地交流学习体会。
学习期间,我们与黄校长有了近距离接触,我更能深刻感受到她对教育的热爱,以及她迫切希望老师们快速成长的心情。这次学习可谓感受深刻,收获满满。
首先,我们参加的首届“核心阅读与小学阅读课程”是一场有内涵、有品位、有故事的高峰论坛。在这里,我们有幸聆听了来自全国,以及江苏省教育界著名专家的报告。如:成尚荣、武凤霞、闫学、许轲、王小庆、王三阳等。他们在报告中倡导:通过阅读在儿童心中种下一颗有价值的种子;他们主张:让美好的书与童年相遇;他们希望:学生从阅读中获得成长好处。这些前沿的理念给我大脑强烈冲击,让我深刻明白了阅读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阅读要从儿童抓起。
其次,这次学习期间,我有幸聆听了江苏吴江市实验小学名师——张学青执教的《一个爱惜鼻子的朋友》,这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是一篇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文章,节选自沈从文的《湘江散记》,主要讲述了一个姓印的普通人物,时刻拿自己的鼻子说事。文中塑造了一个爱面子、自以为是的小人物。
第三,我们还在武凤霞校长的南湖小学听课、参加教研活动,深刻感受了她们全新的教研模式。贵校的“测、导、延、写”教研模式,以学生习作为目的,能引起学生主动思考,非常值得学习推荐。
本次学习还引发了我的两点思考:一是,教师如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二是,教师应该阅读那些书籍,提高自身素养?我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进行研究、反思、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