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谎不全是孩子的错作文
发布时间: 2017-01-28 10:37:11 作者: rapoo
不管站在教师的角度,还是站在家长的立场,说起孩子的撒谎,我们都会忧心忡忡,气愤不已。在家长、老师的眼里,一个撒谎的孩子不是一个好孩子,不是一个可爱的孩子。不过这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给孩子的行为下了一个断论,其实,对于孩子的这种言行,只要我们肯了解孩子说谎的原因,分析孩子的心理,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就会发现说谎不全是孩子的错,他们说谎有着自己充分而又美好的理由。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遇到过很多说谎的孩子,他们说谎的情况不一,细细想来,无非有这样的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和孩子的年龄有关。有的家长说,我家的孩子从小就撒谎,真是没法治了。其实不是这样的,孩子在幼小时候的所说的“假话”,并不是撒谎。因为那么小的孩子,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撒谎,他们只是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他们说的或许是自己的想象,或许是自己的愿望,或许是已经发生的事情,但由于记不清楚或没有完全理解而表述错误,做为家长或老师,我们一旦发现孩子所说的与事实不符,就认定孩子在撒谎。比如说,在我曾经教过的孩子中,就有这样的情况。一个一年级的孩子,家里很贫穷,一天,他对我说:“老师,我妈妈给我买了一个20元钱的赛车,可漂亮了。”我知道他的妈妈一人带着他不易,在当时收入极低的情况下,不可能给他花20元钱买一个玩具,可我还是祝贺了孩子,我想:得到一辆自己喜欢的玩具是孩子的美好愿望,为什么要揭穿孩子呢?还有一个孩子,刁钻古怪,在学校经常惹事,可以说挨批评就是家常便饭,可这个孩子经常回家说老师表扬他了,还能说出一堆理由来。我想:孩子既然能说出老师表扬自己的理由来,说明孩子知道怎么做是好的,怎么做是错的,孩子渴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或许就是不能克制自己,身不由己罢了,我们应该把目光放在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上,怎么能够再给孩子加一条说谎的“罪名”呢?
第二种情况,因为特殊的原因,孩子不得不说谎。这种特殊的原因很多,要保守秘密、逃避惩罚、被人胁迫、搞恶作剧或是善意的谎言等。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有自己的小秘密,有时孩子会因为保守这个秘密而说谎。还有的孩子因为家长比较严厉,自己犯了错误以后会受到家长的惩罚,在多次的惩罚之后,孩子会感到惧怕,这样孩子在犯错误以后就会说谎,以掩盖自己的错误,逃避惩罚。还有个别的孩子因为性格上比较弱,在外面受比较强势孩子的欺负,而那些强势孩子又怕家长知道后会受批评,所以会威吓被欺负的孩子,不准告诉别人,更不准告诉家长,如果怎么样,就会怎么样等等。这样,孩子在胆怯无助的心理状态下就会说谎,有的孩子甚至骗家长的钱物来讨好那些欺负自己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受害更大。当然也有孩子的说谎是在搞恶作剧,或者是善意的谎言。有些调皮的孩子往往会突然想出一个新奇的点子,搞一些恶作剧之类的事件,就像喊“狼来了”的孩子一样。还有的孩子怕家长、老师担心等之类的理由,会说一些善意的谎言等瞒过家长或老师。
第三种情况,是跟我们家长和老师有关的。在家里、在学校,家长和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有的家长很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常常为了某些事情哄骗孩子,对孩子的习惯形成影响较大。还有的家长脾气暴躁,比较专权,和孩子不能平等交流,强制之下让孩子不得不为了自己免受训斥而撒谎。在家里,家长的一言一行在影响着孩子,“人之初,性本善”,孩子天生本不知道什么是撒谎。小孩子的说谎,与自己的家庭生活有关。我们大人可能会由于某种关系而说谎。比如我们会因孩子哭,说一会就带你去玩,可孩子不哭了,什么事也没有了。再比如说,为了哄骗孩子好好学习,会给孩子许下什么愿,可是最后因为自己的原因没有实现等等。或许我们兑现自己的诺言是因为一定的原因,或者是自己的许下的诺言太高了,不好实现,但对于孩子来说,只要诺言没有实现,就是我们撒了谎,他们受了骗。还有在学校里,有的老师不注意自己的言语修辞,常常用哄骗、吓唬孩子的方法来“教育”孩子,比如说:如果你再不完成作业,我就怎么样,只要你上课认真听,我就怎么样等,可是往往有的老师是顺口说说,说过之后自己就忘了,根本也不再提兑现诺言的事情了。作为老师和家长的这些言行,会在孩子的心里造成不好的影响,时间长了,孩子也会形成这种说话不算数、对自己的话不负责任的习惯。
孩子说谎的原因不一,所以要想纠正孩子的这种不良习惯,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不能一味的耐心说服,也不能全都狠狠的批评,我们要针对孩子说谎的几种情况,细细分析孩子的说谎心理,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疏导,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治病救人。
幼小孩子的撒谎:幼小孩子的撒谎其实不是撒谎,是孩子心中的某种愿望或者幻想,我们不用忧虑、惊慌,只要我们合理的引导即可。我们可以向孩子讲一些相关的故事,或者生活中的事情,和孩子分析,让孩子从中明白做一个人要说真话,孩子有了什么愿望,可以向自己的爸爸妈妈说清楚,让爸爸妈妈和自己一起实现美好的愿望。我们也可以这样告诉孩子:“宝贝是不是想要……,这个想法不错,我们一起想办法来实现这个美好的愿望,好不好?”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说的失真的话,不是在说谎,而是一种孩子的心理需求,需要我们认真的对待,不要把“说谎”两个字挂在嘴上。
逃避式的说谎:这样的孩子,他们往往是因为自己犯了什么错误,为逃避责任而说谎。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必须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孩子在事件中所犯的错误、应当承担的责任等。然后平心静气的和孩子坐下来,交流彼此的思想看法,了解孩子的心理,和孩子一起分析孩子的言行,明确的指出孩子的对与错,并一定要让孩子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比如说:有这样一位孩子,经常逃避作业,在家说老师没有布置,到学校说作业忘在家里了。老师和家长联系之后,共同把孩子叫来,老师问孩子:是不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多或者难,自己不会做而没有完成,家长也问孩子:是不是爸爸妈妈没有给他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影响了他的学习。当孩子承认是自己在逃懒时,老师和家长都没有说什么,只是告诉孩子:孩子,自己犯下的错误自己要承担责任,首先要向家长和老师道歉,因为自己的逃避让家长和老师操心,耽误了家长和老师的时间,再次要自己找时间把自己的作业补上,因为这是自己的任务。孩子在这种平等式的交流中能够较好的反思自己,接受教训。
强势或弱势孩子的撒谎:孩子会由于性格的不同,在和同伴的交往中表现的不尽相同。有些比较强势孩子常常会欺负一些比较弱势的孩子,打人、要钱、要物等。一旦做了这样的事情之后,又怕家长或老师知道,自己撒谎,还强迫被欺负的孩子撒谎。遇到这样的情况,如果单靠说服、讲道理无法改变的话,家长就要采取一下强硬的措施。我们可以跟踪孩子,把孩子抓个正着,揭穿孩子的谎言,然后就事论事,说服教育。必要的时候可以以其人之道反治其人之身,让孩子换位思考,反思自己的言行,明白“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的道理。对于弱势的孩子,做家长或老师的,要为孩子“撑腰”,要鼓励孩子勇于面对强者,在自己受到侵犯的时候,不能退缩,不敢声张,要把事情的真相告诉父母或老师,以便及时的制止这种不好的现象。
保守秘密或善意的谎言:孩子保守秘密或善意的说谎,做为家长或老师,我们要理解孩子的心情,尊重孩子的做法。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孩子的情况,避免孩子把所有的事情都当成秘密,所有的谎话都成了善意的谎言。孩子的分析、理解能力还是有限的,我们在生活中,要正确的引导孩子,引导孩子认识真善美、假恶丑,区分对与错,保守秘密和故意隐瞒,善意的说谎和恶意的欺骗,孩子才能够身心健康的发展。
家长与老师的责任:做为家长或老师,只要发现我们的孩子的撒谎,就要首先反思自己的言行,看自己对孩子是不是做到了“言必行,行必果”,如果自己做得不好,就要向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用自己敢于剖析自己、承认错误的好做法来影响孩子,并和孩子相互监督,在以后的生活中避免犯类似的错误。家长或老师的言行是孩子的榜样,所以我们要慎言、慎行,还要能够不断的反思自己,敢于批评与自我批评,不要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卸给孩子。有句话说:孩子是父母的缩影!我们严于律己,就是对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一种实实在在的巨大的教育力量,我们的以身示范,就是对孩子“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育。
所以,对于孩子的说谎,我们先不要急于去指责孩子,我们要先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法,分析一下孩子说谎的原因和心理,采取恰当的措施去处理,才会取得好的效果,否则,我们的努力只会无功而返甚至适得其反。对待孩子的说谎,让我们先做好自己,用我们自己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孩子,教育出的孩子一定会是优秀的、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