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不要为分数所累
自从儿子上学,可能因为他上学比其他孩子稍早的缘故,我内心已有会存在差距的心理准备,于是成了那种不计较分数的家长。记得低年级时,一到考试别的老师妈妈都赶紧地打探孩子的成绩,唯有我按兵不动,心想:管它呢,九十多分和一百分会有多大差别,何必让孩子一上学就为分数所累。偶尔和他的老师交流,才知在孩子老师的心目中落了个:她是不操心的那种家长的“殊荣”。就这样,孩子还是以比较好的状态进入了初中,我依然关注他的学习习惯,关注他的学习过程,依然坚持不为分数所累的观点。
前几天儿子的学校进行了月考,当时他感觉还不错,后来老师的短信证实了孩子的实力——以总分286的成绩名列班级第三,年级第五(数学100,语文92,英语94)。虽然我主张不要为分数所累,但得到这样的消息禁不住为分数而高兴,为孩子逐渐适应初中的学习方式,为孩子逐步提高而高兴!
晚饭后,和儿子聊起这次考试,儿子分析了这次成绩得与失,成绩的取得主要靠数学考试时的认真检查,一下子检查出了三道错题,共计13分,如果没有这13分,后果不堪设想。失误主要在于英语,目前仍感到没有找对英语复习的方法,有种不知复习什么的感觉,这次考前对于课后注释没有复习,结果仅此项就扣去3分。儿子不无遗憾地说:课后注释只要我看一看就不会错的。
对于儿子如此准确的分析我非常赞同,给予了他肯定。学习靠什么,靠的是平时的认真听讲和及时巩固,考的是什么,是细心!当做到这些,何愁分数不高。
“妈妈,我们班的前十名几乎不差上下,很难有谁一直保持前几名的,我,下次…如果…”孩子还说出了心中的担心。
“儿子,你是我唯一的孩子,当你取得好成绩时,我以你为荣,如果你考的不好,你依旧是我的儿子,妈妈依然爱你!想想看,班上总要有最后一名,那么他们的父母怎么办?日子难道不过不成?”我又告诉他:“分数只是衡量你某一段学习质量的高低,不要为分数所累,只要扎实做好平时的每一件学习任务,适时总结不足,及时改正,妈妈相信你一定是优秀的!”儿子满怀信心地点了点头。
儿子安心地去写他的作业了,我想起了儿时就听说的一句顺口溜:“分,分,学生命根;考,考,老师法宝”。现在的教育虽然淡化了分数,虽然进行了等级制、过程性评价等许多改革,但是,分数仍不可避免地要出现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分数是重要的。它能给人排出三六九等,它能因1分之差决定不同的命运,它能让人哭也能让人笑,它能让老师的心为之沉浮跳动,它能让学生或兴奋或惶惶不可终日。
分数又是不重要的。比它重要的是细节,是过程,是能力,是方法,是态度,是平时的点点滴滴。
学习需要“铁杵磨成针”的精神,需要平时的认认真真。学习的过程好了,结果不会差;细节注意了,成绩自然好;能力具备了,收获一定多,方法对路了,效果一定好。
在心里对儿子说:儿子,不要为分数所累!抛去不必要的负担,扬起心中自信的风帆,踏踏实实地走下去,你会飞得更高,路走得更远更宽!
P align=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