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阅读足不出户看世界(一)作文

发布时间: 2017-02-06 10:49:58 作者: rapoo

阅读,足不出户看世界(一)

——品读余秋雨老师《千年一叹》

之找寻远古文明

阅读,足不出户看世界(一)作文

崇拜余秋雨老师,几近顶礼膜拜。十年前,朋友推荐了一本书《千年一叹》,是余秋雨老师的著作,这是一本记录了余老师随香港凤凰卫视亲身越野数十万公里,考察人类各大文明遗迹的日记,从新华书店将之请回时,已经是再版了。首阅,就有拜读恨晚之感,深被余老师笔下的一路荒凉,一路精彩所折服。带着探索古文明的目的,余老师一行人在荒原断壁中寻找失落的文明,在战壕密布、恐怖笼罩的巴基斯坦、阿富汗地区穿行。跟随老师的足迹一页页读下去,你足不出户了解了世界各地实景风情,你的思绪一会儿在老师的笔端恐怖,一会儿又在追忆那已失的遥远文明。

老师叹曰:与笔端相比,我更看重脚步;与文章相比,我更关注生命;与精细相比,我更倾情糙粝;荒原上的叹息总是糙粝的,如果要把它们调理成书斋里的柔声细气或沙龙里的尖声细气,我如何对得起自己多年前就开始的辞职远行?

老师选择了荒凉,选择了在恐怖地区艰辛的穿行,那一种执着,就是为了纪实原生态的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古巴比伦和印度恒河古文明。你不得不惊叹老师渊博的学识,你不得不惊叹老师每天在九死一生的战壕里抢写出来的文字,还能将你带进对文明更深层次的思考。几番细品,老师对历史深刻的解读,对古文明独到的研究,沧桑遗址上散落的智慧,就闪烁着久远的光芒,镌刻在你的思想里。

那么,为什么偏偏要选在世纪之交,去寻访这一系列人类文明故地呢?

这次世纪之交也是千年之交。在即将跨越这道千年山梁时,不能不回头看看以前那几道千年山梁。这一看不要紧,发现满世界的热闹其实都发生在脚底下最近的山谷里,美国、澳大利亚这些特别年轻的地方姑且不论,即使铜锈斑驳的欧洲,一个个国家数过去,绝大多数话题也只在千年之内。因此,眺望第一道千年山梁已是人迹寥落,更不待说第一道、第二道、第三道了。

当年,我们的祖先身边应该有一些陌路人吧,他们都到哪里去了?他们的脚印消失在何处?他们的身影飘逝于何时?也许,他们还有行李寄放在哪个山洞里?

这就必须去远山,地理的远山和时间的远山。

阅读,足不出户看世界(一)作文

希腊

两千五百多年前辉煌的希腊,在老师的印象中太神圣,可看到的一眼,竟那样的平凡略觉寒伧,老师找到了海,抓住了希腊文明的魂魄,让整个发现旅程快速昂起头来。

看到了爱琴海。水色景象与法国、意大利南部的地中海近似,浩大而不威严,温和而不柔媚,在海边炽热的阳光下只须借得几分云霭,立即凉意爽然。但相比之下,这里少了很多别墅和白帆,房屋也有一些,都比较简朴,静静地围护着一个远古的海。

一个立着很多洁白石柱的巨大峭壁出现在海边。白色石柱被岩石一比,被大海一衬,显得那么精雅轻盈,但这是公元前五世纪的遗迹。

在这些石柱开始屹立的时候,孔子、老子、释迦牟尼几乎同时在东方思考,而这里海边则徘徊着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苏格拉底、希罗多德和柏拉图。公元前五世纪的世界在整体上还十分荒昧,但如此耀眼的精神星座灿烂于一时,却使后世人类几乎永远地望尘莫及。

希腊的闲散

许多文明古国,被奴役之后,往往比其他地方更荒凉。希腊这样一个文明古国长期被土耳其统治,统治者基于自卑心理,疯狂地扫荡文明,打压文明,不愿留下一点点死灰复燃的希望,有些类似于“焚书坑儒”的举动。

在这种情况下,保存一点点文明变得十分艰难,只能保存痛苦。......干净的痛苦一定会沉淀,沉淀成悠闲。悠闲是痛苦的补偿,痛苦是悠闲的衬垫。在意大利时,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几个外国人在一个机关窗口排队等着办事,而窗口内办事的先生却慢悠悠地走过两条街道喝咖啡去了,周围没有人产生异议。而在欧洲第一闲散并不是意大利,而是希腊。在希腊,每次吃饭都得等太久,只能去吃快餐,但快餐也要等上一个多小时。希腊人想:急什么?吃完,不也坐着聊天?

持久的闲散会影响健康,唯独希腊是不能失去健康的,希腊不可以继续闲散,因为它是奥林匹克的故乡。

巴特农神殿的魅力

巴特农神殿在形态上是希腊文明的第一象征,许多介绍希腊的图片都会以它为封面,巴特农神殿屹立在市中心的山丘上,被旭日、夕阳、星月渲染着更有文化底蕴,更具文明魅力。

巴特农神殿的魅力,在于神话,在于历史,还是在于建筑技术?我认为,一切审美对象给人的第一震撼必然是外显形态,因此巴特农的力量,也首先在于无与伦比的造型美。单色何以变成了华丽?方正何以变成了丰腴?断残何以变成了整饬?正是这些问号,组成了一个传世经典。

(蓝色字体为原文,未完待续)

阅读,足不出户看世界(一)作文

读书人网 >小学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