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趣味多
识字是学生提早阅读的基础,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学生才能比较顺利的进行阅读,从而拓展知识面,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因此,我认为:识字教学是小学一、二年级语文教学重中之重。那么,如何提高学生识字的速度和质量,如何把枯燥无味的识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呢?通过近段时间的教学经验,我总结出识字教学——趣味多多,与大家共享。
趣味一:加一加
就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来学习生字。用学生熟悉的字加上偏旁变成新的生字。这样记忆起来就比较简单。如果想增强趣味性,在上课的时候还可以利用游戏的方法来加深印象。比如让一些同学来扮演偏旁,一些同学来扮演学过的生字。让他们通过找朋友的游戏来记忆生字,将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如:豆+宛=豌(豌豆)
虫+马=蚂(蚂蚁)
女+子=好(好人)
......
趣味二:减一减
减一减的方法就是把以前学过的生字去掉某一部分变成新的生字。学习过程也可以变成一个游戏过程,让学生来扮演不同的生字,让他们说去掉哪一个部分就可以变成新的生字了,这样课堂的气氛也活跃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记住的生字就多了。
如:球-王=求(要求)
停-イ=亭(凉亭)
梨-木=利(顺利)
......
趣味三:巧记姓氏(看看读读下面的姓氏多么有趣!)
如:弓长(张) 立早(章) 古月(胡) 口天(吴)
双口(吕) 木土(杜) 言午(许) 耳东(陈)
......
趣味四:猜字谜
牛儿躲在屋顶下,抬头看天少一画。(牵)
四四方方一间房,一根木头放中央。(困)
大门里边是市场。(闲)
......
趣味五:运用汉字的构字规律识字(如:问学生如下问题。)
“哈”字,为什么是口字旁?
“树”字,为什么是木字旁?
“眼”字,为什么是目字旁?
......
趣味六:生活之中随处可识字
只有留心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这样才能处处把字识。例如路边的广告牌、店铺的招牌、商品的名称等,认出自己学过的字,加以巩固所学,对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身边的人,也可以记下字形,回家去问家长或老师,也可查字典等。在家看电视时候,留心看字幕,也能认识不少字,在学校里,老师还可以锻练学生发作业本,这样全班的小朋友的名字很快就会被常发作业本的同学记住。总之,生活中处处有识字的机会,告诉孩子我们只要做有心的人,就会有进步!
......
除了以上几种趣味方式,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种方法等待我们去发现,如:让学生把生字编成一个个小故事讲出来;让学生根据字要表达的事物画出来,再和生字进行比较......
总之,只要我们领会了新课程标准指出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并将此课程标准运用在识字教学中,做个有心的老师,通过这些方法加上辅助的游戏学生学习生字就充满了乐趣,大大的提高识字量,省去了重复书写给学生带来的负担和压力。就能让学生轻松进入“识字乐园”,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进行有趣的识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