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课内外阅读步调一致重视孩子们的独

发布时间: 2017-02-25 10:48:54 作者: rapoo

课内外阅读步调一致

——重视孩子们的独特感受

3月26日 星期四 多云

今天,我们“日有所诵”的内容是“东东西西打电话”,选自《亲近母语全阅读(小学一年级)》,它是梅子涵的作品。主要内容如下:

东东和西西同时从家里跑出来。东东是去找西西,西西是去找东东,他们在半路碰见了。

东东说:“我告诉你,我家装电话了。”

西西说:“我告诉你,我家装电话了。”

“我现在就给你打电话。”

“好!我也给你打电话。”

东东和西西跑回家,同时拿起电话。咳!忘记问电话号码了!他们就奔出去,又在路上碰到了,你问我,我问你,“你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然后又记着号码往家里奔去。

东东念叨着西西的号码,按着电话钮,听见的是“嘟——嘟——嘟”的声音,没有听见西西问:“喂,你是东东吗?”

西西也一样,听见的只是“嘟——嘟——嘟”的声音,没有听见东东问:“喂,你是西西吗?”他们打了好久,全是“嘟——嘟——嘟”。东东想:“她家的电话怎么一直是嘟嘟嘟的。”西西想:“他家的电话怎么一直都是嘟嘟嘟的。”忽然,他们都明白了,这是忙音。

“西西在打给我,所以,我打过去要嘟嘟嘟了。”东东心里想。

“东东在打给我,所以,我打过去要嘟嘟嘟了。”西西心里想。

于是,他们又都聪明起来,谁也不先打了,东东想,让西西先打过来吧。西西想:让东东先打过来吧。他们就这样趴在桌上等着……

故事讲完后,我就请孩子们把故事画下来。然后我又问孩子们:“东东西西会这样一直等下去吗?”“不会。”“那请你们把后面的故事编下来。”我说,“谁编出来了,那么下面的故事由谁来编,并且把插图画到黑板上哟!”

孩子们高高地举起了小手,有的说:“东东等了一会儿,就等不及了,她就拨了西西家的电话号码,电话通了,东东和西西聊的可开心啦!”有的说:“他们两个等了一会儿,都等不及了,就又跑出了家门。他们又在半路碰到了,这次,东东说:‘西西,还是你先打吧!’西西说:‘东东,还是您先打吧!’他们让来让去,眼看天都黑了,东东说:‘我们石头、剪子、布’,谁赢了,谁就先打。结果,西西赢了。西西回家后,赶快给东东打了电话,他们说了很多很多的话……”

课内学习的内容是口语交际“续编故事”。要求孩子们:“把下面的故事讲完,再把自己讲的故事画一画。看谁讲得好,画得好。”

故事是这样的:“小兔正在路上散步,小松鼠急急忙忙地向他走来……”

首先,我请孩子们思考:小松鼠会遇到什么困难?

孩子们思考后的答案有:小松鼠的孩子丢了、迷路了、被人抢走了(绑架)、掉河里了、受伤了;小松鼠家里被人破坏了、家没了(树被人砍了)、家里着火了;小松鼠的妈妈病了;小松鼠自己过不了河了、小松鼠要找妈妈,小松鼠无食物吃了,小松鼠碰到了天敌,小松鼠要出差到外地,可是他没有交通工具……

然后,我以小松鼠家被破坏了,续编了故事,以起到示范的作用。接着,孩子们同桌互相续编故事。再次,请孩子们自告奋勇地在班上进行续编故事,并简单进行评价。最后,孩子们根据自己续编的故事再画成画,并简单地写一写。

高行健续编的故事是这样的:“小松鼠向小兔说:“兔哥哥,我要到北京出差,可是,我没有车子,这下子可去不成了。”小兔说:“我的车子借给你。但是,你要注意开得慢一点儿,要遵守交通规则呀!”小松鼠连忙说:“我会的。谢谢您,兔子哥哥。”

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多元解读,要有自己的独得之见;激起学生主体的独特的情感体验或理性认识,引起学生个性化的感悟和心灵共鸣。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精神;有利于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在阅读教学中实施文学作品的多元解读,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要做到:让学生独立自由、个性化的阅读;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多留给学生一些联想想象和探究讨论的时空;让学生获得直接的个性体验和成功感;珍惜学生的发散性创造思维,调控学生思维的“流向”;重视多元解读经验的积累,在教学过程中设计“课文重读”、“讨论商榷”和“续编续写”等活动。

今天,“日有所诵”内容是:听故事——续编故事——画画;“口语交际”也是:续编故事——画画。

这样,课内外阅读步调一致,遵循了及时复习,易于巩固的“遗忘规律”;孩子们易于掌握学习方法。有了方法,学习起来就既轻松又自如,学习效果,就会显著。

今天,孩子们全然把小兔和小松鼠都当成自己了,把自己身边发生过的,或者听说过的、看见过的都统统地运用到了“口语交际”的续编故事中了。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所爱,为小松鼠选择了不同的困难,即便是困难相同,但是续编出来的故事也不相同。真是: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一千个作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呀!

读书人网 >小学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