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克和千克
这两天,我和女儿一起预习数学,一起认识了克和千克。
首先,女儿自己阅读课本,知道了两种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学会了它们的字母简写g和kg,记住了1千克=1000克。并认识了几种常见的称重器具:弹簧秤、体重秤、天平。
然后,我们拿出家中的一个称重玩具——天平,找来硬币、扣子、皮筋、糖、曲别针、黄豆、瓶盖等小物件进行称重。一边称重,一边做记录。(这种玩具天平只适合称重小件物品,不是太准确)
通过记录,我们发现:一个2分硬币、5粒黄豆、两片儿童消食片及两个回形针、两个工字钉、一粒小的塑料扣子的重量都是1g,其它小物品的重量也都在10g以内。女儿把2分硬币拿在手里,感受了一番:“1克可真轻啊,好象不存在似的!”
之后,我们又用弹簧秤进行称重和记录。因为弹簧秤有个小挂钩,所以,只能找一些体积不太大的,方面悬挂或装入塑料袋的物品进行称重。这一次,女儿感受到了千克的重量。她把一罐一千克的蜂蜜拿在手里,再次感叹:“克和千克差距太大了!”
最后,女儿又观察了家中物品的重量。在许多食品、药和生活用品的外包装上,都有“多少克”和“多少千克”的标志。女儿发现克和千克在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通过观察,女儿感受到了克和千克的区别,明白了较轻的物品一般用克来表示,较重的则用千克。
在预习的最后,我和女儿一起发表感想:几乎感受不到的“1克”累计到1000个之后,就有“1千克”这么重了,这真是积累的魔力啊!在学习中如果坚持做到日积月累,一定会有惊人的进步!
和孩子一起观察生活、重新学习,感觉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