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一场关于“如何让低幼孩子接受电影”的

发布时间: 2017-03-03 10:37:52 作者: rapoo

一场关于“如何让低幼孩子接受电影”的讨论

清明小假期,因为天气原因,我和兜爸在假期第二天选择带兜看电影。之后我对兜的观影情况做了简单的记录,并在微信朋友圈里推荐这部电影。假期第三天,皮爸皮妈便带着皮皮也去看了。然后,就有了微信群里这场有关孩子看电影话题的讨论,现将主要内容整理如下:

皮爸:钱怡然妈妈推荐了一部电影《魔法总动员》,说里面各种角色简直是为兜兜量身定制,兜兜不但津津有味欢乐无比地看完,还着实过了一把猫咪瘾。这天大风降温不益出户,我和妈妈便一大早带着你慕名观影,上午的首场是个好选择,人少清静便宜你精神还好,看完又刚到午饭时间。你临出门还有点不情愿,但一提醒电影院里的小甜饼和自助冰淇淋,劲头儿就来了。

诸事皆顺,影片开场,你带着自备的3D小眼镜独自一个座位,情绪平稳看得专注。突然一只凶猛的大狗蹦出来并对小猫狂叫着穷追不舍,我感觉你在座位上抖动了一下,我握紧你的小手,继续。紧接着魔法师的城堡出现,天空风云突变,你在座位上宁着嘟囔“我不看了”,我把你抱起坐在腿上,继续。小猫初进城堡,被各种魔法道具吓得毛发直竖,你又要不看,我在你耳边说:“再坚持一会儿,电影院里卖小甜饼的就开档了,如果你现在出去,还是吃不到小甜饼呀?”继续。每当再遭遇突然的画面时,我都能分明地感受到你身体的紧张,直到60分钟左右火龙腾空而起,你哇地一声哭了出来,我忙不迭地横抱着你走出影厅。一到亮处,你的情绪瞬即平复,并清楚地表达了评价:“不好看,我讨厌这个电影……我再也不想看到这个奇怪又可怕的电影啦。”妈妈坚持看完,我们在大厅等她期间,你在十分钟内大约去厕所尿了两次,估计还是和紧张有关。直到妈妈出来,你又吃到自助冰淇淋,情绪才再次高涨起来。

分析:这部动画片主题健康格调明快,但也包含诸多小惊悚元素,再辅以3D效果,有些画面连大人都会“啊哈”一下,自然也会激起孩子的肾上腺素。但兜兜能乐在其中地看完而你却被吓哭吓尿中途退场,观感反差如此之大,有些出人意料。我揣测,可能的原因有三:一你天性胆小,家族遗传决定了你的舒适区偏狭窄;二你的情绪表达外向而直接,这有天生因素也有后天习惯的养成,自小爸妈都鼓励你把喜怒哀乐愁都直接表露,不憋着也无需过于顾及旁人观感,这决定了你的应激反应,不是虚火内攻而是气往外泄;三你的觉体发育超前,决定了你对外界刺激更为敏感,若以拆词附会,知觉——知在觉前,你早已装了一脑袋的怪物形象,电影的怪异画面更容易和它们建立联系,彼此共振也就深化了害怕的感觉。

总之,这大概是爸妈第一次同时陪你看电影,却以不欢而终,你也仍未打破尚未从头至尾看完一场电影的纪录。

兜妈:哈哈,被舞龙吓退场?此情节时兜也兴奋了一下,不过不是害怕,是兴奋,大呼:“啊!舞龙,哈哈哈哈,跟我们幼儿园的一样!”影片里的那只萌猫,电影结束,兜还喜爱的欲罢不能呢,连片尾字幕全部结束才肯离场。可能是皮皮脑子里的僵尸怪兽恐龙形象比较多,容易产生联想吧,呵呵…

皮爸:兜兜可能天生也大胆儿!

皮妈:贴标签!

兜妈:目前为止,我们总共带兜去看过两场舞台剧和四场电影,两岁之前没有带她看过,怕看不懂,坐不住。两岁半之后试着去看了一场巧虎舞台剧,发现根本没问题,完全能坐住,还很感兴趣。于是去年国庆节她两岁九个多月的时候,就第一次尝试带她看电影。当时上映的也没有什么适合的,选了选觉得《疯狂的麦咭之保卫81号农场》也许她能喜欢。因为那时的兜几乎有点偏执的只喜欢《熊出没》一部动画片,去看时我们也是抱着试探她对电影的反应和接受程度的心理去的,心里并没有底。后来的情况也果然是,起初还有几分好奇,但中场过半,便几乎一大半的时间都在座位之间来回穿梭着玩,并没有看进去。
第二次看就是去年的3D版《熊出没之雪岭熊风》,影片只有3D版没有2D版。《熊出没》是兜的最爱,虽然说3D效果有可能对视力不好,但因她实在喜欢,又觉3D这种形式早晚也得让她感受一番,实在是没有理由错过,就还是决定带她去看了。因为是她感兴趣的片子,自然是看得聚精会神津津有味。至于3D的形式,因为是她第一次感受,起初我们倒有些担忧,怕她害怕,又怕她带眼镜不适,但结果却完全出乎我们意料,完全没有。
第三次看也是去年冬天的《摩尔庄园3魔幻列车大冒险》,这里面的动画人物兜之前并没接触过,但观看情况也是可以的,精力比较集中。看完电影许久之后我们带她出去玩,有一个类似广告商品画之类的东西,位置相对比较隐蔽,我俩都没发现,她还突然指着说:“看,摩乐乐的爷爷!”这说明电影还是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的。
第四次就是前天看的《魔法总动员》,因为这次影片是既有2D也有3D,考虑到视力问题,我们选了2D。
每次之后,我也为兜做了简单的观影记录。既然皮爸聊到这个话题了,等下我也翻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兜的观影历程吧!

2015年1月31号星期六上午看《熊出没》:

《祖孙三代看电影》http://blog.xxt.cn/showSingleArticle.action?artId=6450447

2015年2月7号星期六上午看《摩尔庄园》:

《摩尔庄园大电影3魔幻列车大冒险》:以家和亲情为主线,讲述了一场奇幻的冒险之旅。的确如影评所说,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感性小妞又一次泪洒影院,便也在预料之中了。也不知下次大姑再问起“看电影为什么哭了?”的时候,除了之前出自她之口的“我担心了,我孤单了,我感动了”之外,兜还会作何“感慨”?真想对兜说,若觉心情实在复杂,不如就对大姑说“百感交集,难以言表”吧!哈哈...

2015年4月5号星期六上午看《魔法总动员》:

http://blog.xxt.cn/showSingleArticle.action?artId=6594100&tempid=0.15314394712196488

兜妈:综合兜的观影历程,我的感觉是,孩子看电影能不能坐得住,关键得看有没有兴趣,跟性格关系不大。所以选他们感兴趣的影片可能会好些,不信下次有关于恐龙或植物大战僵尸的影片,让皮皮试试,没准情况能不一样呢!这些形象可比《魔法总动员》里的动物更吓人,但皮皮平时不都不怕,还挺喜欢呢!所以,不能因此就跟胆子挂钩。呵呵,皮妈刚刚都出来抗议了,不能随便“贴标签”!哈哈...

皮爸:皮皮看植物大战僵尸的舞台剧倒很投入。对,不能有胆小的心理暗示,尤其不能当着孩子的面贴标签。

兜妈:此外,皮爸,我又反复看了你刚才的那段皮皮的观影记录,有几点自己的看法,不一定正确,放在这里推敲:
1、从你的细节描述中看得出为了平复皮皮情绪你用了不少办法:握他的手给他力量,抱在怀里给他安全感等等,都很不错。但那个“冰淇淋小甜点”的诱惑,个人感觉有点不好。虽然我明白你的用意是想通过分散他的注意力达到缓解恐惧的目的,但我觉得你可以试试另外的方法,比如猫咪被狗狗狂追惊慌失措或喷火舞龙出来的时候,用轻松愉快的语气跟他讨论:“哇!这个狗狗跑这么快呀!什么狗呀这是?跟咱们家的不一样吧?是吉娃娃吧?(印象中你们家不是也养狗的吗?)”、“哈哈哈!你看这个猫咪身手很敏捷是不是?滚来滚去的也太搞笑了吧?、“哇,看这个舞龙还会喷火呢,跟你们幼儿园的不一样吧?太厉害了吧也!”等等,把他的关注点从恐惧转移到相对轻松的探索和发现中,当然倘若你有能力再进一步给他带进幽默的氛围中,就更好了。同样是转移注意力,这种转移是围绕影片对其关注点的转移,而“甜点”是跟电影毫无关系有点偏离主题的转移。前者的转移会通过情绪的调节使他很快重新回到电影情节之中,慢慢接受并投入进去;而后者的转移更像是条件交换式的以一种他喜欢做的事为条件,强迫他做现在不想做的事。如此一来,即使他人暂时在这儿坐着,思想也会更快的跑到“甜点”上去,便更没心思看电影了,又或是更会以“害怕”为理由要求赶紧离开,因为他知道只要一出去就能吃到“甜点”了。所以,我觉得,如果孩子想看电影,那么“看电影”本身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愉悦和享受,没必要再以“到电影院可以吃到好吃的东西”作为诱惑。如果总是让孩子怀着跟观影无关的“目的”去看电影,那就就有点失去观影本身的意义了。不过,好像长久以来,人们到电影院就总是要买点爆米花冰激凌饮料什么的,好像不如此就不像是看电影似的,所以我也说不好该不该让孩子们在影院一边吃零食一边看电影,毕竟,家教有法无定法,每个孩子情况不同,也不能一概而论的,呵呵。但兜目前是没有在电影院要东西吃的习惯的,后期只要她不要求,我们也不打算引诱她。而且,在现阶段来说,可能如果她某天突然有了这样的要求,我也会首选适当的引导,等电影结束之后,在电影院以外的场所,再去满足她关于吃的要求,免得形成条件反射,认为看电影和吃东西是必然联系,影响她的专注力。
2、我觉得对于他们这个刚刚开始接触电影这类的东西的年龄,要想让他们专注,选择他们喜欢的影片作为切入点尤为关键。有时候,一种事物最初跟孩子的接触以及留下的印象,往往会对之后他们对这种事物的喜爱与否、接受程度等各个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倘若这个阶段,他们因为某种原因真的不太喜欢看电影,不如就顺其自然,等他想看或是有他感兴趣的影片时再去看,否则,只会让他们更抵触,或是动机不纯式的为吃东西而去看电影。我们也是有了第一次失败的观影经历后,才想到下次看电影一定得是兜感兴趣的片子,否则不如不去。

3、当初我们带兜去看3D的《熊出没》最主要原因就是它没有2D我们没得选择。不过,可能是由于兜太喜欢这个片子了,里面的各个动画人物她都耳熟能详,几乎成了朋友,也就没什么恐惧感了吧!此外,记得当时好像影片的第一个3D效果比较明显的镜头是森林里面下起了雪,大大的雪花片飘飘忽忽的朝眼前飞来,或许是制作方也考虑到了儿童的接受程度,这个镜头虽然立体感很强,但是速度比较缓慢,因此第一次体验这种效果的兜并没有特别大的反应,只是欠起身子用手在眼前抓了几下,发现抓不到也就不抓了。我觉得,这个在“缓慢立体镜头”中初次体验3D效果的经历和感受应该能够为兜日后接受3D这种形式的电影奠定良好的基础。不过,这次的《魔法总动员》回想起来好像是有些速度比较快的镜头,倘若辅以3D效果,估计可能会“惊悚感”稍强一点。但因为我们去看时选的是2D,所以具体到兜会作何反应,会不会被吓到,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个人觉得,以他们现在三岁出头并且大都是刚刚接触电影不久的年龄,如果影片既有3D又有2D,我的建议还是首选2D。一是出于对小朋友视力的保护,二是3D带给人的视觉效果,有时的确会对孩子的感官造成一定的刺激,倘若不能很快适应,便会产生害怕或恐惧心理,影响眼前的观影效果,更影响日后心理上对电影的整体接受程度。

以上,一点浅见,仅供参考!

皮爸:非常靠谱,我估计偏离主题的小诱惑也是他不安心观影的原因之一,而且这种不当联系还有历史原因:早在他适合观影的年龄之前,我就喜欢领他到成龙影院逛悠,在那里常买零食在先,后来才开始尝试观影。看来,在他心里,成龙影院与电影的联系还不如零食强。

兜妈:原来如此呀!

读书人网 >小学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