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副班主任
魏书生老师在《班主任工作》讲座中,曾指出:每一名学生都是班级管理的副班主任,充分发挥老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一个小小班级,有那么多副班主任在热心工作,尽职尽责,班级管理怎么会不出类拔萃、更进一步?
班主任工作管理人的工作,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如果说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像一张网,那么,班主任工作便是这张管理网上的结。由此可见,班主任工作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位置。
而班级,作为学校的基本建制,作为教学活动的基础单位,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对完成教育和教学的各项任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抓班级建设,建立良好的班风过程中,班主任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必须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认识到个人在班级建设中有着不可推御的责任,学生有了这种责任感,就会产生极强的内驱力,激发一种自我完善的欲望,由“他律”逐渐变为“自律”,形成良好的班风班貌。
班主任所面对的是朝气蓬勃、有思想、有感情、自我表现欲较强的学生群体,而班主任则是这个群体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班主任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学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
以前,每学期开学,我都会不厌其烦地大讲学校、班级的各种规章制度,虽然三令五申,但仍有少数同学置若罔闻,明知故犯。后来尝试用让学生自己制定班级规章制度的方法,把学生视为班级的主人,视为班级管理的副班主任,让他们参与到自己工作的决策过程当中来,无论是制定规章,还是检查监督,使他们明确自己应该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一、 引导制定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
定目标是班级管理的前提条件,而学生的自主精神是班级管理的灵魂。每个学生都是班级管理的主人,既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因此,作为班主任,首先要从思想上更新管理观念,确认每个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权利和义务,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加强自主意识和民主意识的教育,以“我是班级管理的主人”为主线,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目标的制定。
为了规范学生行为,学生亲自动手制定了班上一日常规。 并将学校的常规、学习、劳动等教育向家庭延伸,要求学生每天按时睡觉、按时起床,文明礼貌,养成在家认真复习功课和参加劳动的习惯,培养学生自理能力。通过劳动来理解劳动的意义,体会劳动的艰辛,体贴父母的辛劳,体现尊老敬老的美德。在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的同时,针对儿童上进心强的特点,以表扬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二、建立自我管理机构,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
学生人人参与班级管理,加强学生的责任意识。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自育能力和责任意识,在德智体美劳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让每个儿童都有锻炼的机会。每周推选一名学生担任“值周班主任”。班中的事由值周班主任全权负责,老师只加以启发指导,从方案设计、组织准备到主持活动、总结评价都由学生自己做。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了他们的才能。在值日问题上,采取了全班学生轮流值日,值日生要记录当天的学习内容、清洁、纪律、出勤以及戴红领巾小黄帽情况等,这样每个学生都有独立工作机会,在值日中学会管理,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值日生既要去管理别人,那首先就得以身作则,才有说服力。
实践证明:过去在我眼中看来十分不起眼的学生,在值日中不仅自己严格地遵守纪律,而且表现出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责任感。通过轮流值日,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学生是班级的主体,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每个学生都有组织和管理好自己班集体的责任和义务,也有参与管理班级的权力,从而激励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班集体。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确定。
三、开展班队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治能力。
班级活动是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的桥梁,是促进班级集体建设的中介,是学生展示才华的乐园,活动本身有着极强的目的性,它是实现的重要途径。集体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表现自已的机会,使他们聪明才智得以发挥,特长得以展示,使他们的表现欲望得到满足,同时也为学生架起了桥梁,使他们由相识到相知、相容、相助,活动激发了他们拼博向上的劲头,他们的人格受到尊重,参与意识、主人翁精神大大加强。
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成为生活的小主人,学习的小主人,班级的小主人,培养出一批有工作能力的小干部,也涌现出一大批好人好事。班上学生生病,同学互相关心;同学有困难,互相帮助,同学吐了,不怕脏臭主动打扫。大队部开展向残疾儿童捐款活动,我班学生表现十分积极,充分体现了学生热爱集体,关心他人的优秀品质。
人才培养,必须从小抓起,养其习于童蒙。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充分强调了习惯对于儿童成长及其教育的重要性。小学是基础教育,基础工程事关重大,只有打好坚实的基础,才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爱国情操,良好的行为习惯及个性心理品质。
一个班级,如果只靠管理者单枪匹马的“管理”,没有学生的积极性,班级就难以前进,管理者也就不可能有很高的工作效率。作为一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才能,以自己为本,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达成有效的班级管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