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自省篇---职业妈妈的四个“不可”作文

发布时间: 2017-03-21 10:43:17 作者: rapoo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历史的国家,自古以来都是父权制社会,直到新中国的成立我国才开始从实际行动上倡导男女平等,例如高考制度的恢复,使女性上大学的机会得到增加;还有独生子女制度的制定,更是男女平等意义的真正体现!这都是为职业妈妈这个群体的出现奠定了人文社会基础。另一方面,女性性格上的特点:认真、仔细、有耐心也都成为女性在职场上得到肯定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但是,成为一名母亲,又是每一个女性的天性!所以,在当前这个男女平等的社会,职业妈妈怎样处理好工作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就成为我们需要讨论的问题!

我也是一名职业妈妈,因为工作调动的原因甚至是在金子刚满月的时候我就开始了工作,上班时间只能将孩子托付给了孩子的姥姥!转眼金子已经三岁多了,在孩子成长的这段时间里,我们一起经历了许多的喜怒哀乐,在此仅以我的个人观点和大家分享几点职业妈妈在面对孩子时的四个“不可”!

一、职业妈妈不可因为工作忽略孩子

我们经常听见的是职业妈妈的抱怨,工作和孩子根本就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确,曾经我也有这样的想法!但,思考过后我突然明白了这其实只是一个对待生活的态度问题,职业妈妈的工作是为了什么,除了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当然是为了给自己的生活质量提供保障。对于一名母亲来说她的生活质量主要包括的应该就是对孩子的抚养、教育等各方面的质量。所以,我们工作的目的首先应该是为了孩子,孩子和工作不是一个并列的关系,应该是一个因果的关系;职业妈妈面对的不应该是一个选择题,而应该是一个科学分配时间的问题。想到这里我就不再困惑,就更不会因为工作而忽略孩子,如果真是那样,岂不成了本末倒置、舍本迹末的事情!要知道妈妈这个角色对于孩子来说,是任何人也无法替代的!

二、职业妈妈不可因为疲惫对孩子发火

作为职业妈妈承受家庭、工作双重压力,的确是件很辛苦的事情!很多职业妈妈曾经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忙碌了一天,浑身累的都快散架,孩子却非要缠着你帮她做着做那,这时你会怎么样?有一次,金子这样的时候,我十分生气,觉得她怎么什么事情都自己做不好,我训斥了她,金子委屈极了,伤心地哭了起来!看见孩子委屈的样子,我的心里也很难受。我突然意识到:我因为身体上的疲惫失去了对孩子的耐心,更何况这根本不是解决问题地办法!我连忙把金子抱在腿上,先给她道歉,然后给她讲了妈妈今天一天都做了什么,妈妈上午开车去县里了,下午又赶回单位印发文件,跑上跑下的,真的是好累!虽然很多事情金子并没有听懂,但是,我想她是明白妈妈真的累了!她不哭了,还拿小手在我肩上锤锤,连声问着我:“妈妈,你还累不累?”看着,孩子懂事的样子,当然是一点也不累了!通过这件事情,哪天工作特别累的时候我总是会先和孩子做好沟通,让她明白妈妈今天的忙碌和辛苦,孩子都是心疼妈妈的,当然不会再缠着我,有时,她会拿一本故事书,说:“妈妈你靠在沙发上给我讲故事,那样不累,好不好?”在这时孩子的理解和关心完全驱散了妈妈身心的疲惫,只剩下了浓浓的爱意!

三、职业妈妈不可因为亏欠而溺爱孩子

职业妈妈在面对工作的时候,要有职业素养。面临领导安排的出差、学习、加班我们是不能因为一些家中小事而拒绝的。不过,这时心中难免产生了对孩子的愧疚心情,这是正常的!这时除了应该和孩子做好沟通,得到孩子的理解外,还应该意识到这是一个对孩子进行以引导的好机会!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一个模仿、模仿、再模仿的过程!所以我们作为母亲要勤奋要上进,只有这样的母亲才能让孩子骄傲,让孩子模仿。我们希望孩子怎样面对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就需要我们自己做怎样的榜样!切不可因为与孩子的短暂分离就产生对孩子补偿的心态并无原则性的答应孩子的要求,这样不仅会使孩子对事情的认识产生误导,久而久之还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其实,孩子需要的并不是妈妈每时每刻的陪伴,他们需要的是知道并能感受到无论何时何地妈妈都爱他。做法很简单,不再孩子身边时要和孩子保持联系,正面和侧面同时关心孩子的生活、学习,让孩子感受到妈妈的爱。

四、职业妈妈不可追求完美感

这一点也是我在新浪网站上最新举办的一期女性节目中学习到的。作为职业妈妈我们担当了很多的角色,妈妈、女儿、媳妇、妻子、单位的工作人员,我们每个人在潜意识里都想把每一个角色都做到完美!但是现实生活中,又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冲突,例如单位今天要开会,可是孩子还需要去接。这时应该怎么办,我们在不停的思考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可最终它是不存在的,不如这时向我们信任的亲人朋友求救,请求他们的帮助。承认自己的无助,并不是示弱,而是一种为自己减压的正确方法。这样既减少了自己内心的焦虑,又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处理好工作尽快回到孩子身边。所以只有妈妈们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工作和生活才能带给孩子轻松、快乐的成长环境。还有,如果妈妈们长时间保持在对自己要求过高的状态下,追求完美的情绪会影响到孩子,使孩子形成不愿意面对缺憾,甚至无法面对挫折的性格取向!


读书人网 >小学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