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太狼”项伯的平安人生(我给儿子讲历史70)
《喜羊羊与灰太狼》中有一个蕉太狼,是灰太狼的侄子,在小灰灰出场之前,是唯一一个有着正面形象的狼,是一个出身狼群而对羊群抱有好感和同情心的狼。在刘邦与项羽争霸的过程中,也有这么一只爱好和平的蕉太狼,他就是项羽的亲叔叔--项伯。
项伯与蕉太狼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蕉太狼小时候曾与父母失散,后来被猴子收养。项伯早年曾经杀了人,离开家的庇护独自出去闯荡江湖,主要是在现在的江苏睢宁一带,他倒是没有被人收养,而是遇到了一个十分要好的朋友。这个人就是张良。
蕉太狼被猴子收养后,不再是肉食动物,而把香蕉当作主食,变着花样吃香蕉是他的本事,寻找更大的香蕉是他的梦想。这为他成为懒羊羊的好朋友奠定了坚守的基础。而项伯在张良的影响之下,形成了重朋友、讲义气的基础。
张良后来成了刘邦打天下的一张王牌。张良早年之所以能与项伯结成好友,也是有原因的。这两个人对秦朝都有着刻骨的仇恨。张良本是韩国的公子哥儿,祖父任过三任韩国宰相。韩国被秦灭了,他也失去了接班的机会,从此流浪天涯。当然这时的张良可不像现在的人,动不动就去网吧打游戏、混日子、毁身子,他是一边学习一边行侠,并且还曾经半路上袭击过秦始皇。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张良的侠义也极大地影响了项伯。当灰太狼想进攻羊村时,往往是蕉太狼向懒羊羊报信儿。在项羽谋划灭掉刘邦的时候,项伯扮演了蕉太狼的角色,及时向张良通风报信。
大败秦军后的项羽气势汹汹领兵直奔关中而来。项羽的谋士范增劝他趁机除掉刘邦这个对手,项羽采纳并决定在第二天进攻。这时的刘邦在兵力上无法和强大的项羽相抗衡,他只有十万军队,不可能战胜项羽的四十万精兵。刘邦遇到了他出道以来最大的危机。
这时,蕉太狼项伯适时地出现了,他悄悄跑到羊村找到了朋友懒羊羊--张良,说项羽明天就要包刘邦大军的饺子,如果他不想当饺子馅的话,赶快连夜逃走。
张良一听,吓了一声冷汗,但他并没有逃走,而是说他不能这么不讲义气,自己跑了,把刘邦丢下了。于是就赶快报告刘邦,刘邦惊慌之下不知道怎么办了,张良给他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亲自面见项伯,说明他没有野心和项羽争夺天下。
项伯这个人就像蕉太狼一样,憨厚老实、善良可爱,听刘邦一番话,就感到刘邦这个羊村村长也的确没什么野心,并且他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项伯的儿子,羊嫁给狼啊并不疯狂,这十分有利于羊村和狼堡的和平相处,于是项伯答应到项羽那里说说情。
要说这个项伯还真是个“香饽饽”。不仅在刘邦这里吃香,在项羽那里也吃香,两边的还都听他的话。项伯连夜返回楚营,对项羽讲了刘邦的态度。并且说,人家刘邦先进入关中,为楚军进入关中扫清了障碍,人家是有功之将,不能让大家寒心啊。
第二天,刘邦来到了项羽的军营,只带樊哙、张良和一百名精锐亲兵。到了项羽的大帐鸿门,当面向迎接他的项羽赔礼道歉。项羽请刘邦入内赴宴,项羽的亚父范增,一直主张杀掉刘邦,在酒宴上,一再示意项羽发令,但项羽却犹豫不决,默然不应。范增召项庄舞剑为酒宴助兴,趁机杀掉刘邦。
此时,以和平为使命的“蕉太狼”项伯出现了,他出拔剑起舞,实际上是在保护刘邦,让范曾的图谋没有成功。 这就是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由来。后来刘邦借故离开,回到了大营。
在楚汉战争爆发之后,楚国把刘邦的父亲和家眷扣留,在项伯的帮助之下,项羽也没有伤害他们。
楚汉战争最后以项羽自杀而结束,项伯依附了刘邦。刘邦赦免了所有的项氏家族都不杀,并赐姓为刘。项伯被封为射阳侯,他的封国位置在今江苏宝应县射阳湖镇东部。
史书包括很多人对项伯这个人的评价不高,说他是天下第一缺心眼,不帮着自己项家,反而去帮助刘邦,这是典型的吃里扒外,拿着项家的工资不给项家人干活。
但是我认为项伯是值得尊敬的。就当时的局势来讲,项羽的确是不得人心,打一个地方屠杀一个地方,到咸阳之后还放一把大火,与刘邦的仁义根本无法相比,如果项羽上台,又是一个秦二世,天下仍旧要大乱,百姓仍旧要遭殃。项伯的思想境界,已经超出了那个时代的认知,已经超越了家族这个小圈子的局限,已经超过了自身的安危(比如被项羽杀掉)。
在我看来,项伯是一个以天下和平为己任的时代超人。这样的人理应有好的人生。所幸的是,项伯有一个很好的结果,有一个平安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