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共读:“秋天”
培养孩子们的审题能力
今天,我们班级共读了小短文“秋天”。它的内容如下:
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柿子树上挂满了小红灯笼似的柿子,把枝头都压弯了。枫树的叶子火红火红的,像一堆堆正在燃烧的火焰;那梧桐树的枝叶在秋风中纷纷飘落下来,像一只只起舞的金蝴蝶。只有松树、柏树还是那么绿,像一排士兵,守卫着美丽的公园。
读
第一遍读:师生按句子读,边读边为句子标序号。如,“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①。柿子树上挂满了小红灯笼似的柿子,把枝头都压弯了②。枫树的叶子火红火红的,像一堆堆正在燃烧的火焰;那梧桐树的枝叶在秋风中纷纷飘落下来,像一只只起舞的金蝴蝶③。只有松树、柏树还是那么绿,像一排士兵,守卫着美丽的公园④。”
第二遍读:师生齐声读,边读边思考每一句都写了什么。
第三遍读:男女生一句一句地对读。
练
第一小题:1、我读题:“这段话共有 句,写了 、 、 、 、 五种事物。”孩子们指着题目,边听边思。
2、孩子们齐读题目,思考哪个词是关键词。
3、指名回答,孩子们把题目中的关键词五种事物圈住。
4、老师读题,孩子们一边口头回答一边填空。“这段话共有4句……”
5、写了哪几种事物,我边读边问:“这一句写了谁?”孩子们一边回答,一边在短文中圈出答案。如,“柿子树上挂满了小红灯笼似的柿子,把枝头都压弯了。枫树的叶子火红火红的,像一堆堆正在燃烧的火焰;那梧桐树的枝叶在秋风中纷纷飘落下来,像一只只起舞的金蝴蝶。只有松树、柏树还是那么绿,像一排士兵,守卫着美丽的公园。”
6、之后抄写在横线上,并强调要按短文描写顺序抄写词语。如,“写了柿子树、枫树、梧桐树、松树、柏树五种事物。”
第二小题:1、孩子们读题:“用‘ ’画出这段话中打比方的句子。”
2、提问:“题目的这句话中的关键是什么?”孩子们回答,我强调:是的,曲线,打比方的句子是重点。
3、指导孩子们把题目中的关键内容圈住。如,“用‘ —— ’画出这段话中打比方的句子。”
4、讲解:“打比方”就是“谁像什么。”即把什么比作什么。
5、我领着孩子们逐句读,分析句子。如,“柿子树上挂满了小红灯笼似的柿子,把枝头都压弯了”。①读。②提问:“这句是不是打比方的句子?”③指名回答:“是。”④再问:“本句话把谁比作什么?”⑤指名回答:“把‘柿子’比作‘灯笼’。”
6、指导孩子们按要求画句子,并强调画句子,不能只画一个词语,或者半句话。
7、孩子们齐读所画出的打比方的句子。“柿子树上挂满了小红灯笼似的柿子,把枝头都压弯了。枫树的叶子火红火红的,像一堆堆正在燃烧的火焰;那梧桐树的枝叶在秋风中纷纷飘落下来,像一只只起舞的金蝴蝶。只有松树、柏树还是那么绿,像一排士兵,守卫着美丽的公园。”
第三小题:1、指名读题目:“找出三个写颜色的词: 、 、 。”2、指名说题目中的关键词:“三个”“颜色。”3、孩子们圈住“三个”“颜色。”4、质疑:“这三个表示颜色的词语从哪里找?‘绿油油’‘白花花’行吗?”强调,必须从短文中找答案。5、指名交流。6、孩子们在横线上填上:“火红火红、金、绿”三个词。
读
1、“这段话共有4句,写了柿子树、枫树、梧桐树、松树、柏树五种事物。”
2、打比方的句子有:“柿子树上挂满了小红灯笼似的柿子,把枝头都压弯了 (“把‘柿子’比作‘灯笼’”)。枫树的叶子火红火红的,像一堆堆正在燃烧的火焰(把“枫树的叶子”比作“火焰”);那梧桐树的枝叶在秋风中纷纷飘落下来,像一只只起舞的金蝴蝶(把“梧桐树飘落的枝叶”比作“金蝴蝶”)。只有松树、柏树还是那么绿,像一排士兵,守卫着美丽的公园(把“松树、柏树”比作“士兵”)。”
3、“找出三个写颜色的词:火红火红、 金 、 绿 。”
我们今天“日有所诵”环节,仍然是我给孩子们继续读“猪八戒学本领”。我绘声绘色地边读边做动作,孩子们听得专心致志,兴趣盎然;不时,还把比较好的词语,让孩子们积累(口头读读)。如,“果然是眼若铜铃,嘴似血盆,张牙舞爪,十分怕人。”
今天的班级共读,孩子们对捕捉题目中的关键词已经有所领悟,这就达到了训练的目的。
今天的日有所诵,孩子们对那憨态可掬的猪八戒的所作所为仍情有独钟。
今天的阅读,很愉快。
今天的阅读,很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