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真人版“西游记”(我给儿子讲历史82)
中国最早西游者,并不是唐僧玄奘。最早的是周穆王,我前边讲过周朝皇帝的四个不是,讲过他最远去过现在的天山附近。其后就是汉朝时的张骞,他最远走到了欧洲的南部,现在的意大利。周穆王的西游基本没有什么意义。而张骞的西游则是开中西文化交流之先河,开辟了闻名中外的“丝绸之路”。
张骞西游的目的并非是西天取经,这时候西天就是西域,这些国家虽然也有自己的文化,但是其文化和文明的发育程度还比不上我大汉天朝。张骞不是去取经的,而是去送经的。这个时候,我们的文化处于强势,中华文明的西播,对于促进西方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唐僧之所以西游,主要是观音看上了他,说他能够到西天取来真经用以普度众生。张骞去西游,主要是汉武帝派给他的任务,去说服大月氏(念肉之),与他们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匈奴的后方安插一颗钉子。
张骞西游碰到了与唐僧一样多的灾难,好多次差点被人家给“煮”了。这一路上,很多国家对于汉人并不太友好,经过好多次的沟通才化险为夷。其中他被匈奴人扣留十年之久。
张骞西游所带人马比唐僧要多得多,唐僧满打满算是五个人,如果白龙马也算是人的话。张骞总共带了一百多人。
张骞西游中,碰到了和唐僧一样的难题。唐僧在女儿国差一点没有过美人关,但最终与女儿国的国女挥泪告别。张骞被匈奴抓住之后,就遇到了美色的考验。当然,张骞不是佛门弟子,再加上为了麻痹匈奴,也就顺水推舟,在大漠风沙中娶妻生子。张骞最难的就是,他在匈奴人的地盘上生活十年,始终没有忘记西去联合大月氏的使命,等到匈奴人放松对他的警惕之后,他带着过去的手下,抛妻别子,义无反顾地西去。
讲到这里,可能我们每个人的眼前都会出现一幅画面,张骞的含泪西去,妻儿的茫然无助。
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
这首歌放到这里恐怕是最合适的。
后来,张骞找到了大月氏,但大月氏已经不想再折腾了,不想向匈奴复仇。他在返回的路上,听说匈奴发生了内乱,于是就乘乱把他的匈奴妻儿接到一起返回大汉。
唐僧团队虽然人数少,但是还不团结。原因在于人人都有点小背景,谁也不服谁,比如孙悟空在西游之前就拥有天庭的编制,还被封为齐天大圣,猪八戒曾经当过天蓬元帅,沙僧曾当过卷帘大将。连唐僧的小龙马,说起来出身都很吓人,龙王的儿子,龙子啊。因此,唐僧与猴哥的矛盾、猴哥与老猪的矛盾在时时发生。
而张骞的西游团队真是很团结。没有发生什么逃亡事件,而是死在了路途之中的黄沙大漠。张骞团队中也有一位本领超群的猴哥,他就是堂邑父。这是一个西域的胡人,在战争中被俘虏,在堂邑县一贵族家当奴仆,因为他射箭技巧精良,被释放后加入汉军。
张骞出使西域时,挑中了他,让他作为出使西域的助手和向导。这个优秀的射手,在西行路上的困难时期,凭其超人的射技,射杀野兽以充饥,和张骞一起被匈奴人所抓,最后整个使队数百人仅有他和张骞二人安全回国,为张骞出使西域立下汗马功劳。
张骞第一次通使西域,使中国的影响直达葱岭东西。自此,不仅现今新疆一带同内地的联系日益加强,而且中国同中亚、西亚,以至南欧的直接交往也建立和密切起来。后人正是沿着张骞的足迹,走出了誉满全球的“丝绸之路”。
张骞出使西域后,传入了西域的天马,汗血马等良种马;葡萄,石榴,核桃,苜蓿等植物;还有乐器和歌舞。传出的有铸铁,开渠,凿井等技术和丝绸,漆器,金属工具等。张骞以后西域各国渐渐成了西汉的臣属国,汉宣帝时西域正式成为西汉疆土的一部分,西域及河西走廊一带自西汉时成为我国领土。
我们的习大大提出了“一路一带”的构想,其中,“一路”就是丝绸之路。可以说,我们现在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西亚国家的关系不错,也是西汉的张骞打下的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