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用心和耐心在家长会上的分享作文

发布时间: 2017-04-13 10:56:02 作者: rapoo

今天家长会上,张老师给我布置了作业,让分享翟北辰教育中的经验。自觉谈经验远远不够格,只是想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分享给大家。脑子里仅仅过了遍提纲,便有些散漫地说了很多,罗里罗嗦,希望没有污了大家的耳朵用心和耐心——在家长会上的分享作文用心和耐心——在家长会上的分享作文

回家后回想着说过的内容,大致整理了一下。对自己算是个记录。也算是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同分享孩子成长中的苦与乐......



用心和耐心



——在家长会上的分享(3月13日)



今天有幸被张老师邀请站在这里,其实感到非常惶恐。且不说在座的各位卧虎藏龙,就是说起咱班的孩子,也是各有精彩,每一个都优秀而独特,都唯一而珍贵。平时我在跟儿子的沟通中,也希望他能够不断发现身边同学的优点,欣赏并学习这些优点,与身边的小朋友共同成长。
因此,站在这里我只是作为一个普通的妈妈,与大家分享孩子教育中的心得与体会,经验和教训。



一、我可能稍微要扯得远一些,请大家也思考一下,抛却作为家长的虚荣心,我们最希望我们的孩子是什么样子的?



当然,我们希望他们优秀,希望他们每次都考满分,这样我们在和同事朋友聊天的时候会觉得很有面子,极大满足了我们的虚荣心。而很多父母,一旦孩子成绩不好,就基本采取了否定孩子的态度,恨铁不成钢,批评指责,自己也觉得抬不起头来。



可是还是让我们想一想,我们希望孩子是什么样子的。对于我来说,我希望我的孩子平安喜乐,拥有丰富而精彩的人生。这是我和孩子爸爸一贯的追求,不以分数为唯一评价标准,而希望他生活得幸福和快乐。



其实很有意思的一个情况,在孩子小学之前,幼儿园甚至之前,我们很容易发现孩子的优点,称赞并鼓励孩子的成长。但不知怎么的,一进小学之后,学习成绩忽然就成了我们评价孩子的重要甚至唯一标准。“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花,每一朵花都有其花期,有的花期早些,有的花期晚些,请耐心等待,等待他们美丽的绽放。”



希望我们不忘初心,作为父母,多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在他们彷徨的时候,牵着他们的手,陪他们慢慢成长。



二、关于阅读兴趣的引导和习惯的培养。



1.如果说我有什么所谓的经验可以跟大家分享的话,我想孩子在小学期间适应得比较好,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对阅读有非常浓厚的兴趣。



从他出生开始,亲子共读就成为家里很温馨的场景。从最初的我们读给他听,到慢慢他磕磕绊绊复述,再到自读,我们很欣喜地看到他的成长。由于对阅读的坚持,他很自然地认识了很多字,具有很强的识字能力,在4岁的开始基本就可以自主阅读。幼儿园的时候他们班订的有幼儿杂志,每次杂志到的时候,老师都请他给小朋友们分享,这也使他的自信心得到了鼓舞,在很多方面得到了锻炼。



阅读培养了他的专注力。在小学阶段,专注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能够坚持一堂课的时间不分神,是学习的关键。对于翟北辰来说,这方面不存在问题,给他一本喜欢的书,这个世界就安静了,他可以沉浸在书中很长时间。这使他很快地适应了小学生活,开启了全新的成长阶段。



我很身边的很多朋友以及其他家长探讨过阅读的问题,深深觉得,很多父母对于阅读都带有极其功利性的目的,总是希望马上看到孩子多认识了多少字,多读了多少本书,读了中外名著等高大上的类型。殊不知,对于阅读来说,最重要的是阅读兴趣的培养而不是阅读数量的追求。



有人抱怨给孩子的书孩子不喜欢,问怎么样才能让孩子爱上读书。其实很多父母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扼杀孩子读书的兴趣。比如,有些父母看到孩子总是看某一本书就予以训斥,认为怎么回事,应该看更多更广的图书。但是,孩子对某件事物的兴趣往往都是从对这一事物的熟悉开始的啊,对书也同样。他刚刚开始喜欢并对一本书感兴趣,他还需要不断地熟悉他的“朋友”才能亲近起来,这个时候你武断地又塞给他另外一个陌生的面孔,慢慢他就对所有的图书都无感,从而失去对书的兴趣。



请牢记,阅读兴趣的培养是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不妨首先看孩子喜欢哪一类的图书,某一个时期可以同类型的图书多提供一些,维持这种兴趣并通过选择图书慢慢引导他的阅读更多样化。比如翟北辰有段时期非常喜欢百科类图书,那一阶段我们提供了DK的好几种儿童百科图书,《美国国家地理青少版》《儿童百科全书》等等图书,他在这些优质的图书中乐而忘返,至今仍葆有浓厚的兴趣。



有很多父母很茫然,不知道该怎样发现孩子的阅读兴趣。我们的做法是,周末会经常带他去书店,看他在丰富的图书品种中究竟对哪一类更为感兴趣。允许他购买一两种喜欢的图书,并进一步提供给他更为权威和科学的图书品种。



有父母想通过报所谓的阅读班来达到孩子喜欢阅读的目的,我个人觉得这是推卸责任的一种表现。遇到问题习惯让别人去解决,而不是作为孩子最亲近的我们积极去解决,既匪夷所思,也毫不可取。



2.再来说习惯的培养。生活习惯的培养就不再多说了,学习习惯的培养对于孩子整个求学阶段甚至整个人生都至关重要。坦白说,孩子一年级上半学期是我觉得最辛苦的时候,因为我深知,他刚刚迈入小学,还很茫然和困惑,这个时候需要我们积极引导他们适应和习惯。我也相信,这半学期如果我能多用些心,这六年甚至以后的日子都会省些心。事实证明也是如此,他现在整体适应得都不错。



很多父母都有误区,那就是孩子长大该独立的时候,总是怨天尤人,想要紧紧拉着孩子不愿放手;而最该陪着孩子成长的时候,比如现在,比如更小的年龄,却放任自流,不够用心和耐心。



三、具体到学习本身。



1.您给孩子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吗?从幼儿园到小学,很多人都会对孩子说:“好日子到头了。”你有没有在孩子面前屡屡这么说,并且有意无意地总是跟孩子说学习是很痛苦很无聊的事情?



孩子都是敏感和很能够接受这些潜在的信息的。如果我们自己都这么抵触学习,又有什么资格要求孩子热爱学习并且学习得很好?



另外有些父母喜欢在孩子学习的时候不断指责:“怎么这么笨!”“这都不会做!”可能还有更难听的。我小时候我的姨妈就是这么对待我表哥的,即使是坐在旁边的我没有受到指责,整个头也是木的,完全被指责吸引了注意力,哪里还会将注意力投注到面对的问题上去?



所以我一直在反思和自我警醒,不要成为这样的父母。



2.重视成绩反映出来的问题而不是成绩本身。我并不希望他每次都考满分,实际上,每次他有失误的时候总是收获最大的时候。每次考完试他没考满分我都会首先问原因,而不是一听到考得不好就发火。如果是因为真的不会,没关系,那说明没有学会,继续耐心学习就好。如果是因为粗心或者书写不规范等,不恰好可以借此机会反映问题并改正吗?



有一次我从午托部接他回家的时候他特别沮丧,一问才知道语文考了89分,他觉得考得比较差。回到家我看了下他的试卷,对他说:“我知道你很沮丧,这说明你自己也意识到有很多问题。那么现在请你分析一下存在哪些问题,并且条分缕析地给我讲清楚,好吗?”



他慢慢地分析了原因和问题所在,然后我说,好了,这篇就翻过去了,希望刚才你说的这些问题下次尽量少出现。然后签字,结束!



3.考差了怎么办?接着上面说的。对于接受能力比较强的孩子,重在引导发现问题并予以改正。



而对于一些学习能力比较弱平时成绩不太好的孩子,我建议您更多地鼓励并关注他的进步和成长。或许您总是以90分或者100分要求您的孩子,那么您就很难发现他从60分进步到70分是一个多么大的进步空间!孩子的成长从来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事情,学习也是同样,要允许他慢慢进步和成长,瞩目他的每一点进步并予以鼓励,给他信心而非指责,做他有力的支持者而非谴责者,请您多一些耐心,必会收获惊喜!



因为没有经过审慎和认真的思考,说得也比较凌乱。而且很多可能只适用于我自己的孩子,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孩子。仅希望能给您提供一些借鉴,我们共同探讨孩子的成长,共同陪伴孩子的成长。谢谢!





读书人网 >小学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