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第一节有课的老师来说,来不及批改昨晚的书面家庭作业,一般利用课前的几分钟时间来处理。对于书面家庭作业不外乎两种:对学过知识的巩固练习、对将要学习内容的预习。
今天听了办公室龙敏老师的课,龙老师这节课的安排是:评讲家庭作业《数数、数的组成》(已学知识的巩固练习)、讲基础训练《100以内的加减法》。

虽然龙老师这节课的安排都是对练习题的处理,也都是对学过知识的巩固练习,但我觉着处理方式也要有所不同。评讲的家庭作业是学生在家已完成过的,教师在处理的时候,可以不用面面俱到,把每道题都精讲、细讲,但也不能一带而过。课堂和孩子一起做基础训练,是师生将要完成的任务,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重点要放在学生的阅读上,只有读懂了、理解了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当然更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互助、学生自主等不同的学习方式来完成。
回顾自己的课堂,思考自己的教学,在我的头脑中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在课堂上反馈孩子的家庭作业?或者说,如何更有效地在课堂上反馈孩子的家庭作业?结合自己的教学,稍加整理自己平时的做法,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几点肤浅的看法:
1.对每道题做到心中有数,选出易出错、出错较多的题中要重点讲解。
既然是课前作业评讲,不可能将每道题进行精讲、细讲,所以在布置作业之前就要预览每道题、熟知每道题,对孩子的完成情况有所预设:哪些题不用评讲、哪个题会出错较多,哪个题还需要注意什么、哪个题需要重点评讲等等,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能完成作业评讲。
比如龙老师在评讲的作业中有这样一道题

这是一道最容易出错的题,很多孩子的第二个空填“十”,这是孩子的定势思维造成的。在评讲的时候,教师不仅仅要让孩子判定自己答案的对错,更要引导孩子认真读题的重要性。
在刚参加工作时,,对于课前的评讲作业,我也曾认为,只要简简单单的对对答案就行了,其实这是一个严重的误区,评讲作业并不是简单的走走流程、对对答案,还要需要关注孩子的想法和情感,让孩子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价值,在老师的表扬中获得内心的愉悦情感。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圈一圈,数一数,填一填。

这是一道题很简单的题目,可能认为不值得去评讲,或者只让学生集体回答这道题的答案是30。根据一般的思维,90%以上的孩子会10个10个的圈,其实,还可以5个5个的圈。从上面的两幅图就可以看出,我们只需要两个问题,就会出现不同的效果。
你是怎么圈的?还可以怎么圈?让“10个10圈”的孩子获得方法,让“5个5个圈”的孩子获得自信。
3.不仅要追求答案的正确,还要关注书写的规范,让学生对自己有所评价。
孩子书写规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种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需要我们教师潜移默化的融入到每天的教学中。所以,评讲作业不仅要追求答案的正确,还要关注书写的规范,让学生对自己有所评价。
在今天的评讲作业中也有“画一画”一题:



也许考虑到时间问题,这道题也不用列入被评讲的范围,或者最多问一问:十位上要画几个珠子,表示几个几;个位上要画几个珠子,表示几个几。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我们在关注他们掌握知识的同时,更要关注他们的习惯和自己的情感和价值取向和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