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让孩子用“耳朵”看书作文

发布时间: 2017-04-16 10:45:03 作者: rapoo

今年我所带的二.六班有好几个孩子因为近视而戴上了眼镜,原因是很小就爱看电视,家长没有注意孩子的用眼卫生,孩子看的时间长,距离电视又近,导致眼睛变近视了。家长们着急了,开始控制看电视。可这几个孩子很喜欢读课外书,不看电视了,捧着课外书看个没完没了。家长又担心孩子累得眼睛更近视。有家长问我有没有一种让孩子看书不累眼睛的办法。 我回复了她两种办法。其一,就是看书时注意姿势正确,眼与书本保持30厘米左右距离。既然近视了,就要坚持戴眼镜。看30多分钟,就休息一会儿,注意了这些,就既能看书,又能减轻眼睛的负担。 第二种办法,就是用“耳朵”看书。用耳朵怎么看书呢?这就得请家长朋友给孩子读书了。每天抽时间,选孩子喜欢看的书,给他(她)读上半小时,既使孩子眼睛得到休息,又密切了其间的关系,还提高了家长的朗读能力,扩大了家长和孩子的知识面,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这位家长对第二种办法很感兴趣,问我具体该注意些什么。我把我平时给儿子读书的体会告诉了她。我儿子今年快六岁了, 自儿子呀呀学语起,我就坚持给儿子读书。我觉得读书是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的一种良好的方法。根据我自己的切身经历,我认为应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一、固定时间,养成习惯 近六年来,我一直是在睡觉前给儿子读书(包括他生病期间)。我们和那些喜爱的图书一起度过了一个个快乐的夜晚。其实什么时间读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每天相同时间进行却是大有益处的,这有利于形成习惯。现在每天晚上一上床儿子便会催我给他读书。我每天要给他读15至30分钟。 二、全家参与,人人关心 给孩子读书,是我们全家人在一起制定的计划,大部分时间由我读给孩子听 。如果我工作忙或身体不适,孩子的爸爸就会积极参与进来。遇上我俩都忙的时候,我那只上过高小的老妈妈就会戴上老花镜,撇着南阳普通话,给孩子读书。 三、做好准备,有书可读 很多专家认为,在装满图书的房子里长大的孩子有可能成为早期读者。为了更好地给儿子读书,我们在书房和卧室里准备了一大堆书。其中有《青蛙弗洛格的成长故事》、《鼹鼠的故事》、很多不同版本的《睡前故事》、脍炙人口的《父与子》,还有《经典故事快乐读》、《中国神话故事》、《中国民间故事》,当然也不会少了儿子钟爱的《幼儿画报》等。这些书都是我们和孩子一起精心选购的,无论拿哪本来读,儿子都很乐意听。 四、认真对待,切莫应付 给孩子读书时,一定要用心去读,而不能应付了事。每次给儿子读书前,我总要提前“备课”,以便在孩子面前读得更好。有一次,我给孩子读《鼹鼠的故事》之《鼹鼠和宇宙飞船》时,心里想着别的事,有点心不在焉 ,把“贝壳岛”读成“宝贝岛”,把小鼹鼠和小螃蟹的对白读混,儿子纠正了我两次后“批评”我:“妈妈,你读书三心二意。”我想可不能把坏习惯传给孩子。从那以后,我在给儿子读书时比以往更认真了。 五、激发兴趣,生动活泼 在给儿子读书时,我就像给学生上课一样精心,总是想方设法调动他的积极性。让他主动参与,而不是被动地听。一天晚上,我给儿子读《鼹鼠的故事》之《鼹鼠当医生》,当读到“小鼹鼠偶尔结识的一朵花先是被当作一把花伞,然后是一艘花船,接着又迅速变成一把降落伞。后来降落到瀑布下的水面时,他又变成一座漂浮的岛。毛毛虫很高兴在最后一班搭上了便车”时,儿子乐得咯咯直笑。为了考考他的听力,我问儿子:“这朵花有什么用啊?”儿子大声说:“可以当花伞、花船、降落伞、岛和便车。”连“便车”都回答出来了,这真让我既惊又喜。在我给孩子读书的过程中,孩子具备了很多优秀的品质,善良有爱心。更重要的是他学会了思考,遇到不懂的地方总要问个为什么。有时候所问问题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儿子从未在我给他读书时睡着,每次读完书,他总会说:“妈妈,问我点问题。”这时候我很高兴,这说明他被吸引住了。 六、坚持不懈,不要间断 给孩子读书我准备坚持到他12至14岁。我想儿子能够从听书中获取更多的知识。每晚当我给儿子读书读故事的时候,他知道妈妈将领着他进入一个神奇的天地。我喜欢把孩子与故事联系起来,儿子也已经习惯与在听的过程中把自己打扮成故事中的角色。我也已经习惯了这样做,不读就会像少了什么似的。 不管孩子近视与否,给孩子读书,每天15分钟左右,就从现在开始吧!孩子能在休息眼睛的同时,获得丰富的知识。家长也会觉得自己焕发了青春,生活得更快乐,更充实。
读书人网 >小学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