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秦穆公是个“弼马温”作文

发布时间: 2017-04-17 10:39:24 作者: rapoo

秦穆公是个“弼马温”(我给儿子讲历史23)
你喜欢《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孙悟空被玉帝封了一个官,叫弼马温。这个官是干什么的呢?弼马温就是“避马瘟”,就是防止马染上温疫。猴子天性好动,每当马松懈倦怠的时候,猴子就会去撩拨它们。这样就使马时刻保持忧患心理,并且还得到一定的训练。从而提高马对血虫病的抵抗能力,所以猴子便有了弼马温之称。
孙悟空是只猴子,特别不安分,让他来当这个“弼马温”再合适不过。玉帝能稳坐天庭第一把交椅,也是有两把刷子的,最少他能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孙悟空这个弼马温是小说中的人物,现实中还真有一位与孙猴子十分相像的弼马温,此人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
说秦穆公是个弼马温,也是有渊源的。他的祖先就是给周朝养马的,由于养马养得好,当上了周朝的小公务员。
后来,少数民族攻破了周朝的都城,秦襄公因保卫周王室有功正式被封为诸侯国。秦虽然也是个诸侯国,但中原一带的大小人物根本看不起,不就是个喂马的吗?这也封上侯了,马上封侯,也就只是个猴子嘛!
一开始秦朝的确是默默无闻,一门心思为周王室养好马。同时也替周王室抵挡着周边少数民族的袭扰。到了秦穆公,这个人就不甘心处于被人嘲弄、为人养马的地位,在西边养马,不如到中原逐鹿!
孙猴子的特点是上窜下跳,龙宫跑跑,天宫闹闹,终于混上了天庭的编制。秦穆公的特点是西征东讨,西边的少数民族倒是给他给扫平了,但几次向东扩张,都被晋国打得满地找牙。
秦穆公与孙猴子一样,不知道天高地厚。秦朝的祖先是从中原迁到西边的,智力和斗争经验当然比西边那些少数民族要强。收拾这帮人,对于秦国来讲,小菜一碟。于是秦国在西边慢慢做大。但是秦穆公却小看了中原各个诸侯。这些人都是些什么人啊?一个个整天算计来算计去,打过来打过去,都猴精猴精的。
就像一个经常留级的学生,人家在学校混了多少年,你是个新生,最好就别招惹他。
秦国被晋国这个老生油子打了脸也不算太丢人,让谁人家是春秋第一霸呢。更可气的是,秦国居然被郑国一个小商人给耍了!
那是一个月黑风高的日子,秦国去攻郑国,中间刚好遇到了郑国做生意的玄高,玄高一看,不得了,这秦国要去打祖国,于是计上心来,一方面让人赶快回去报信,一方面说自己是郑国的外交部长,以12头牛作为礼物,稿劳秦军。秦军一看,郑国知道此事了,肯定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再说郑国是晋国的小弟,于是就退兵了。
郑国一个小商人就如此厉害,其他人如何呢?秦穆公没多想,而是一味是想着怎么打到中原去,做自己的春秋大梦。
秦穆公与孙猴子一样,只会欺软怕硬。孙猴子打死了不少妖精,但这些妖精都是草根一族,没有任何背景,打死了也没人找他的麻烦。碰到有如来佛和观音以及玉帝等人罩着的妖精,孙猴子知道是硬茬,不好惹,也就放人家一条生路。秦穆公也是如此,对于西边的小部落,气吞万里如虎。对于晋国这样的硬手,吃过几次亏之后,就服了软。
最典型的就是秦穆公为了巴结晋朝,向晋献公求婚,晋献公就把大女儿嫁给了他。后来,秦穆公把女儿嫁给了晋献公的孙子。这孙子听说自己的父亲病了,害怕国君传给别人,扔下妻子跑回晋国。秦穆公看重耳有能力,有可能当上班长,就提前投资,把另一个女儿嫁给了他。有一个成语“秦晋之好”指的就是这些事。
秦穆公与孙猴子一样,干事情没个定性,更没有定力。急于求成,急于向群雄证明,他秦穆公可不是马夫,也不是匹夫,而是可以与他们平起平坐的大丈夫。于是今天与晋国联姻,明天与晋国翻脸,一会儿与郑国结盟,一会儿向楚国示好。
尽管这个老秦为秦国打下了一片疆土,让秦国的国力大大增强,但他的地位在春秋五霸当中是最低的。论名声,比不过靠“仁”吃饭的宋襄公。论武功,比不上靠“拳”说话的齐桓公。比谋略,比不上靠“诈”起家的楚庄王。
当然了,如果没有老秦这个弼马温的存在,就不会有春秋时的种种热闹了。
读书人网 >小学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