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欢听故事,不喜欢读书怎么办?
或许是因为自己读得太慢,或许是因为有生字不认识,或许是觉得自己读不如妈妈讲得有趣……各种各样的原因,让一些低年级的孩子更愿意听妈妈讲故事,而不愿自己读书。不必太着急,喜欢听故事,是爱上读书的第一步。
当孩子还小的时候,亲子共读其实是一种很不错的读书方法。一方面,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让阅读逐步地渗透到孩子的生命中,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增加识字量,慢慢地扫除阅读的障碍。另外,亲子共读还可以增进亲子感情哦。
如何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增加孩子的参与感,让孩子从听故事过渡到爱上自己阅读的感觉呢?
选书。给孩子选择漂亮的、短小的、主人公有魅力的、让读者有更多参与感的好读的书。色彩绚丽、图画漂亮的书往往最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比如绘本,大量的图画、简短的文字,是很多孩子的最爱;年纪小的孩子,注意力能够集中的时间有限,大概10分钟吧,因此,在孩子失去耐心之前结束故事,往往可以保持孩子对阅读的兴趣;主人公有魅力的、读者有更多参与感的书,往往更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更有成就感;而好读的书,则是保持孩子阅读兴趣的重要因素。
从带有拼音的书读起。生字无疑是孩子自己阅读最大的拦路虎,带有拼音的书可以降低不少难度,慢慢过渡,相信会更容易让孩子接受。在让孩子脱离对拼音的依赖时,可以引导、鼓励孩子常常使用字典,在阅读的同时,认识更多的生字,一举两得。
增加孩子的参与感。让孩子更多地参与到共读中,感受阅读的成就感。比如,在共读的过程中,根据阅读内容提问一些小问题: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他做了些什么事情?他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等等。不仅让孩子更深入地阅读,也让孩子参与到共读中来,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另外,也可以让孩子做做“看图写话”,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相信孩子一定很想知道,自己的想象与书上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吊吊孩子的胃口。一个有趣的故事,如果正听到高潮的时候,没有了,你会有什么反应呢?很郁闷?迫不及待地寻找故事的结尾?大多的人会是这样的反应吧?孩子也是如此。因此,不妨在故事高潮的部分停住,告诉孩子:“宝贝儿,妈妈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做/这个故事妈妈就读到这儿,你去找找书,告诉妈妈结尾好吗?”我想,孩子一定会迫不及待地去找有这本故事的书,然后骄傲地、兴致勃勃地告诉妈妈故事的结尾吧。
给孩子自己读完一本书的机会。人都是喜欢做容易的事情,而不喜欢复杂的,何况是孩子!听妈妈讲故事与自己读书,前者明显要简单得多,孩子喜欢也无可厚非。但,孩子总是要独立的,因此,作为家长,不能一直放纵孩子的这种喜欢,要给孩子自己读完一本书的机会。比如,亲子互换角色,这样的小游戏,孩子一定很喜欢。
让孩子爱上读书,本来就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必着急,慢慢来,或许在不久后的一天,你会突然发现,你的孩子,已经爱上读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