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点点集 & 2013.05.02 别让言语伤了家

发布时间: 2017-06-16 11:19:48 作者: rapoo

2013年5月2日(星期四) 晴

别让言语伤了家长

同学聚会,一位生性活泼的朋友却一反常态,闷闷不乐。我们取笑她,说她变得深沉了。她苦笑,说:“你们知道什么呀,刚被老师批了一顿,你说心情会好吗?”

“你家孩子不是挺好的吗?又聪明又懂事儿,老师怎么会批你呢?”一朋友问。

“你不知道,这不前两天家里出点事儿,孩子的作业我也没顾得检查,老师布置了家长出题,孩子看我忙,就自己出了几道题,老师发现了,打电话说我这个做家长的不负责任,反正话说得很不好听,咳,心里真是不舒服。”

“老师也是为孩子好,不要生气了。”我们劝她。

“我也知道老师为孩子好,但是那话说得也太打人了。你说吧,我们家孩子还是学习好的,很听话的。人家那些调皮的、经常犯错的孩子家长才难过呢。我们孩子班里的一个家长就被老师说哭过好几次。你说这孩子学习不好,家长也跟着受气。”朋友唉声叹气地说。

“你们这做老师的,怎么都这么厉害呀?”几个朋友把话题转向了我。

我笑着说:“你们不做老师,不了解老师的工作,不可以这样评价老师吧。虽然有的老师说话不好听,但心是好的呀,人家关注你的孩子,还有错了?”

“我们知道老师辛苦,也想让老师多关心自己家的孩子,可就是受不了孩子犯了错。老师吵家长,你说这么大个人了,面子上真的过不去。”朋友说的是真心话,我既是老师,也是家长,很能理解朋友的想法。在我们的教师中,确实有个别老师脾气急,说话的方式不好,本事好心,却在言语上伤了家长。也难怪有的家长一说见老师就心怀胆怯,谈师色变了。

其实,老师也好,家长也好,我们的目标都是一致的:把孩子教育好。而孩子是有差异的,家庭也是有差异的。作为老师,我们不可有同样的标准要求孩子,更不可用同样的标准要求家长。一个班里六七十个孩子,六七十个家庭,孩子、家庭的情况各不相同,面对家长不管不问,孩子学习一塌糊涂或者不断下滑的情况,一个负责人的老师,肯定会心里着急,会联系家长,了解孩子的家庭教育情况,想办法帮助孩子提高。而作为家长,他们看到孩子的下滑,也一样的着急,很多时候,家长也是无奈,有的迫于生活、工作的压力,没有时间去管孩子。有的是知识能力的不足,他们心里着急,可不知该怎么去配合学校,怎么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他们的心里本来就是充满焦虑的,作为老师,如果我们再用言语伤人,那家长的心里岂不是更加难受了?

很多时候,我们的心是好的,往往因为自己的不甚而适得其反。如果我们在和家长交流的问题上放平心态,心平气和的与家长探讨交流,或许我们的言语就不会那么过激,如果我们能够换个角度,站在家长的立场上考虑,或许我们就能够理解家长的难处,说话时就会平心静气。而只有这样平等的、心平气和的谈话,才能让家长感受到老师是真心的关爱孩子,才能让家长乐于和老师进行沟通、交流,才能够进行真正的家校合作!否则,家长在我们的强势与批评面前唯唯诺诺,回家之后,她很可能会把这股怨气撒在孩子身上,而孩子就成了最终的受害者。孩子更会谈师色变,怎么会喜欢上我们,喜欢上我们的课堂呢?又怎么会好好学习,不断提高呢?恶性循环之下,只会让我们和孩子、与家长渐行渐远,这样的教育教学怎么会是快乐的、有效的呢?

所以,不管什么时候,无论什么情况,请做到:不要让言语伤了家长!

读书人网 >小学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