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阅读,越来越受到老师、家长的关注,老师挖尽心思的在语文课堂上进行阅读渗透、利用家长会和校信通等渠道向家长推荐书目、在课外进行阅读内容的布置等;家长更是忙的不亦乐乎,只要孩子喜欢的书,只要家长认为有用的书,恨不能统统搬回家中。但,这些阅读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没有办法去检查督促,特别是面对的是各个程度的孩子,所以更是难;家长也头疼,满满一书架的书,孩子能够耐心阅读完的很少很少,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怎么办呢?
这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摆在了我们面前,怎样才能使孩子们喜欢这些近乎纯文本的东西呢?怎样才能真正的收效呢?经过实践,我们认为,必须让孩子们日不间断地进行阅读,读出声、读出情,且声声悦耳!日积月累、积少成多,深厚的文化在孩子的心灵中积淀的越来越多,对孩子的熏陶就越来越多,孩子的语言感受能力自然就越来越强。这样,才能由熟读最后达到成诵,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孩子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真正的把读书当成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日不间断的读书,即为“日有所诵”。日有所诵,养成习惯,它就是你每日早晨的那口奶、午间休息的那把椅、晚饭过后的那杯茶、临睡前的那本书。作为老师、作为家长,我们就是培养孩子养成这个好习惯的那个人,就是给孩子精神大餐做准备的那个人。任何习惯的养成都需要一段时间的考证,任何习惯的养成最初都需要毅力的考验、任何习惯的养成日不间断的重复。这是一项长期的、难度大的事情,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儿童,他们的意志力、抗挫力、耐力都不够,需要我们成人有效的帮助。
在学校固定的阅读时间,由老师进行统一阅读教材的指导;在家里每天睡前的小段时间,由家长进行督促落实。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情趣出发,坚持每日诵读,雷打不动,让阅读成为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让孩子们很自然的去享受阅读带给他们的幸福。
的确,长此以往,你会发现享受阅读是一种幸福的能力,它可以带领我们走进自然,走进伟大的心灵,走进自我,然后拥有内在的耳朵、内在的眼睛,见人所不能见,听人所不能听,然后拥有幸福清明的人生。
儿童阅读,必须“日有所诵”!
注:我们学校已经进行了《亲近母语 日有所诵》阅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每天下午课前15分钟的诵读时间很受孩子们的喜爱,效果非常好!我已经发了一篇活动情况到我们学校的博客了,请老师、家长朋友和我们的孩子们前往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