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眼看到这本书时,感觉很一般,给王老师商量想换一本其他的,因为按照我的想法孩子更喜欢有故事内容的书,当王老师同意换书以后我心想书马上要带走了,孩子们还没看到,抓紧时间给孩子讲一下,别浪费了。当我把书名念出来以后,孩子们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为什么呀?一页一页的翻下来,没想到孩子们很喜欢,看着一个个妙趣横生的画面笑得可开心了。
第一幅图上画得是一只豪猪,孩子们刚开始全部说是刺猬。也难怪,如果不是有介绍,我也会把它当作刺猬,因为一看到浑身长满刺的动物,首先就会想到刺猬,衣服穿在豪猪的身上真是惨不忍睹啊!
孩子们说骆驼戴帽子太浪费,别人带一个,它要带两个甚至三个呢!
刚开始看到,孩子们没明白过来,最后细看一下原来是一条蛇,孩子们说它就一条腿,怎么穿裤子呀?再说蛇天天在地上爬,裤子会烂的,很会观察的孩子呀!
猜一猜,这里面会是什么动物?有的说是青蛙、有时说是小鸡……看仔细后面的小尾巴像什么?哦,猜出来了,是小老鼠。
绵羊穿上衣服好像很难受的样子,怎么啦?谁能告诉老师?哦,原来是绵羊身上有厚厚的羊毛,再穿上衣服就会热的受不了啦!孩子们知道的还不少呢!
哎哟,小猪能穿衣服吗?不能,因为小猪吃饭不讲卫生,把衣服都弄脏了,呵呵,这是孩子们的观点。
孩子们一看到这幅图是哄堂大笑,是啊,母鸡的样子太可笑了,穿上衣服下的蛋都没法出来啦!
袋鼠为什么也不能穿衣服呢?因为袋鼠身上长的有口袋,可以装小袋鼠,再说袋鼠穿上衣服跳的就不高了,孩子们叽叽喳喳的给我解释。
长颈鹿脖子长,系那么多领带不好看。
这一只羊怎么吃起衣服来啦?它原来是山羊,没有绵羊的毛厚,所以它不怕热,但它却喜欢咬衣服玩,看看都把衣服咬烂了吧!
孩子们对海象也很陌生,有的说成海狮、有的说是大鲸鱼……奇奇怪怪的答案好多。虽然不知道海象的名字,但是知道它是生活在水里面,穿上衣服就会弄湿的。
这个动物也很陌生,孩子们虽然知道是鹿,但不知道是什么鹿,还是老师说吧。这个动物的名字叫麋鹿,外形“蹄似牛非牛,头似马非马,尾似驴非驴,角似鹿非鹿”,所以俗称为“四不像”。呵呵,提前做了功课(查的资料 )孩子们记得最清楚的是“四不像”。
乍一看,都说是一群小老鼠,但介绍上说是小负鼠,小负鼠会一不小心就把衣服穿反了。也是提前查了资料,说小负鼠也是有袋动物,和袋鼠一样,它会爬树,可以用尾巴卷住树枝上倒下来摇摆。怪不得书上说它会把衣服穿反了,原来是这样啊!
看到这幅图时孩子们只知道人和大象的衣服是一样的,但对撞衫却不太明白。还是听老师讲解一下吧!撞衫就是两个人穿的衣服是一样的,这样就会很尴尬。图上的大象和人穿的衣服是一样的,这就是撞衫,人就会感觉尴尬。这样一说,孩子们互相看起自己的衣服,看看有没有撞衫的,还互相检举谁和谁撞衫了。有一个孩子竟然说(忘记是谁了)自己的书包也和小朋友的书包一样,那就是撞包啦!我可爱的孩子哟!
一本书下来,孩子们看的是津津有味,我当时就后悔了,早知道他们这么喜欢,就不换书了。我应该让孩子们看一下再做决定就好了,按照成人的眼光也许这本书除了好笑以外没什么可看的,但孩子却很感兴趣,站在孩子的立场它既好玩,也能认识好多动物,并能引发孩子的想象“为什么这些动物不能穿衣服,还有什么动物不能穿衣服?”接下来的讨论中,孩子们的答案是形形色色,说出了很多动物不能穿衣服,理由都很充分。
孔雀不能穿衣服,因为孔雀要开屏,穿上衣服就打不开了。
小蜗牛不能穿衣服,小蜗牛背上有房子,衣服穿的不合适就没法进到房子里啦。
小猴不能穿衣服,小猴穿上衣服没法爬树,会把衣服弄烂的。
小蝴蝶不能穿衣服,小蝴蝶穿上衣服就没有办法飞了。
小猫不能穿衣服,特别不能穿鞋,因为小猫要抓老鼠,一穿上鞋就有声音,老鼠听见就跑了。
变色龙不能穿衣服,变色龙穿上衣服怎么变色呀,变色可是为了保护自己的。
蜘蛛不能穿衣服,蜘蛛是住在网上的,穿上衣服就没法在网上结网了。
乌龟不能穿衣服,因为乌龟也是住在水里的,会把衣服弄湿的。
狮子不能穿衣服,狮子穿上衣服就跑不快,怎么抓东西吃呀!
金鱼不能穿衣服,金鱼穿上衣服就不能游来游去了。
螃蟹不能穿衣服,因为螃蟹是横着走的,而且还有大钳子,一穿上衣服走路不方便,还影响发挥大钳子的威力。
老虎不能穿衣服,老虎穿上衣服会把它头上的“王”字盖住,就没法做大王了。
一本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引出孩子们说出好多的动物,还能一一说出不能穿衣服的理由,围绕这个问题,孩子们就讨论了半天,也说出了好多种动物,有些都让你想象不到哦!我决定啦,以后再需要换书,一定要听听孩子们的意见,不能再独断专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