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一位老师妙解“聪”字,事后仔细研究,感触颇多。
“聪”字左边是一个大大的“耳”字,右边上面是两只眼睛,下面是“口”,最下面是“心”,人们要想变得聪明,就必须学会用眼睛观察,开口说话,用心思考,三者要紧密结合起来。然而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耳”,“耳”字在左边占了一半的位置,可见人生“听”的重要性。
仔细想想,又何尝不是呢?先从教学说起吧。我非常注意让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倾听老师的讲解,倾听同学的发言。以一节计算课为例,教学43+25这部分内容时,可以说在教学之前,很多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经验,很多学生也都会计算,但是,教育的任务不仅是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能力和习惯。如果教师不加引导,学生就会课前会用什么方法算,课后还是会用一种方法算,学生没有任何进步,这节课对于他们也就失去了意义。我把这节课作为培养学生“倾听习惯”的大好时机,给他们讲了小喜鹊上学的故事,让他们明白,注意倾听就会吸取别人的智慧,让自己变得更聪明。讲完故事后,我提出了“看谁学的方法多”的教学目标,在这节课里,孩子们认真听取别的同学的发言,同自己的方法进行对比。在倾听与感悟的过程中,每个同学都体会到了进步的喜悦,感受到别人的智慧正在通过自己的耳朵缓缓的进入自己的大脑。课后,很多同学都学会了三到四种口算方法,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从人生意义上来说,“听”就更重要,我们身边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都会有不同的经验和教训,用心倾听他们的观点,会让自己少走弯路。偏听则暗,兼听则明。更多的时候,我们真的要学会倾听不同的人的观点。比自己小的人,观点新颖,多听一听,会让自己把握时代的脉搏,思想不落伍。比自己年长的人,我们正在经历的事情,也许是他们已经经历过的,多听一听,增长智慧,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捷径。
人常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也不尽然。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很多人都带着厚厚的面具,眼见真的不一定为实,也许,我们的先哲们早有预言,所以把这种预言蕴含在一个“聪”字里面,,告诉我们,真正聪明的人,是最善于用“耳”的人。因为,听,能让人最大限度的吸纳别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