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爸爸想与睡梦中的你对话(二)
女儿做完功课,洗涮完毕,又进入梦乡了。
爸爸拿着你刚做完的一份模拟试卷,又皱眉头了:“4X=270,怎么,X=90了!马虎啊!”
爸爸以后再给你讲有关数学解题的技巧,今天还是接着昨天的话题说吧!
文若璞玉,精于修改。“玉不琢,不成器”。文章不“琢”,也同样成不了“器”。文章要不厌其烦地去改,越改文章越精,越改收获越多。“半成品”要改,“成品”也要改。你可以定期浏览已发表的博文,看看是否还有无需要改动的地方,是否需要加以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为以后出更好的精品打基础。孔子曰:“温故而知新”,文章也是这样,要“温而改之,改而知之,知而进之”,哈哈,你老爸也跟着“掐”起来了!
语言得体,因文而异。女儿,你写文章的语言不算很得体,这当然与你所处的年龄段有关,与你的阅历有关,但爸爸还是要说说,至少给你指明方向。比如,你写《我的爸爸》,为表现爸爸的幽默,你这样写:于是,我让爸爸向我道歉。爸爸却说:“我的错误你去改正!”,我听了大笑起来,爸爸也顺便找了个台阶下。如能这样改动一下:“于是,我让爸爸向我道歉。爸爸“郑重其事”说:“我的错误”,顿了一下“你去改正!”我听了忍不住大笑起来,爸爸也顺便找了个台阶下。”这样一改,我们父子俩一唱一和的情景,是不是更形象、更生动了!
你这方面的欠缺,刚才说了其它的原因,其实还是自己语言不丰富,也就是你的“词库”收集的“条目”少。“书到用时方恨少”啊!提高这方面能力的途径很多,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多读书,多记录,包括用心去记。你也可以从电视上、课堂上、交谈中甚至吵嘴中学习别人的语言技巧。这样,随着你词汇量的增加,水到渠成,量变就会到达质变,一个语言优美,词藻华丽,精于心理描写的女少年作家说不定就此诞生!
另外,语言应用也要因文而异,比如抒情的文章,语言的感情色彩要浓烈些,记叙文的语言要尽量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而杂文的语言则需要诙谐幽默些,力求针砭时弊,一针见血。
持之以恒,坚持练笔。女儿,爸爸今后给你提个要求,就是每天坚持写一篇习作,内容或多或少,篇幅可长可短,但不能空洞无物。习作也不要有畏难情绪,只要用眼去看,用手去做,用心去想,可写的东西太多太多了。一件不经意的小事,就像一粒尘埃,极易被抖落掉,但在有心人笔下,说不定就是一篇妙制佳作。还记得我给你讲的一幅对联吧,“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文章其实就在我们的一言一颦,就在我们的举手投足,就在我们的灵光一现,就是从细微处入手,由小及大,由近及远,从小事情引出大天地……以老爸这几天的“拙作”为例:从平常的几句辩论,“辩”出《父女辩题乐融融》;从你不经意的一句话,“话”出《女儿长大了》;从司空见惯的拍苍蝇,“拍”出《灭蝇记》;从稍纵即逝的一个闪念,“闪”出《家有一小,欢乐知多少》……这里不再一一列举,“响鼓不用重敲”,相信聪慧的女儿会深刻理解其中的“文”理的。倘如斯,习作已不是难事,而是怡情练志的事,是手到勤来的事,这时,文章也只是表达自己思想的一个工具而已。
女儿,不再多说了,祝你明天考试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