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8日 星期五 多云
为了有一个好的开端,我去做头发。小香港发廊,友人极力推荐。
老板28岁,外表却看不到年轻创业者的锋芒。内敛。沉稳。有隐逸之风。
很不解友人为什么对素昧平生的他赏识有佳?
边烫边聊。说起友人,他说他的感动源于一次失误的发型。友人很漂亮,长发。但是,就是友人那头飘逸的长发,第一次做头发却被这个年轻的老板做糟糕了。老板给友人补做。结果都不理想。面对漂亮的友人,老板很歉疚。我想,他一定还有所担忧。因为他是商人,商人最在意初出茅庐时顾客的评价,不是吗?可是,意想不到的是:友人淡淡的说没事,说头发是可以再长出来的。他们的莫逆之交应该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吧。
听着老板娓娓道来的原由,我的心瞬间就暖了。为老板,为友人,为两个非教育行业的人阐释了教育的真谛而温暖。我想:我马上要面临的那群六岁多的孩子一定也像这位发型师一样,会有失误。那时候,我能不能也像漂亮的友人那样,轻轻地告诉孩子:没事,慢慢来,你总会学会的。也许,这些语言不是障碍,但自己能做到心平气和吗?是虚伪地道出,还是真正俯下身子,告诉孩子没有关系。
这两天抽空读薛瑞萍《心平气和一年级》,性格柔软了许多。宁静致远。平和的性格,宽宏的气量很可贵。薛瑞萍一直倡导“静”。静是一种艺术,它涵盖倾听、宽容、平和、救赎等一切中性词语。如果我能在每一刻的教育生涯中,以睿智的静引领学生,那将是何等幸福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