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一年级下学期以后,我敏感地发现一直引以为豪的亲子交流不如上学期轻松有效,儿子由最初的愉悦接受转为现在的要求换位思考了,言外之意是我这个妈妈没有设身处地地考虑他的感受,让我在诧异之后进行了思考,考虑如何与他在日日亲密接触时保持恰当的距离,既能走进孩子内心,又还孩子一个自由空间。
以“眼”代“嘴”,睁大眼睛但不必张大嘴巴,用行动代替说教。入学之初,对学习一片空白的孩子容易接受我的教育方法,听得进去说教,不管是提醒也好,督促、检查也罢,他配合又服从,表现得很乖巧,学习成绩稳定,母子俩都很开心。经过一个学期的适应,儿子有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在与老师、同学朝夕相处的自由环境中想法也多了,对于我中断他看电视、玩玩具的管教,他振振有辞地辩解,你们大人在做自己喜欢事情时被停止,那种感觉好不好?当我要求他做某件事时,他会不乐意地申述他正要去做,言外之意是不需要我的提醒。也许儿子把我好意的提醒理解为监督的压力了,也许儿子正在排斥我的絮叨了,这表明儿子渴望证明自己的独立行事,渴望内心有个没有人打扰的地方,如果我还是言之凿凿地说教,儿子慢慢就会反感,既然嘴巴多说无益,那就睁大眼睛多去观察,关注他的言行,用自己的行动代替说教,相信儿子的自我感悟绝不会太差。
开学近三周了,对儿子的生活作息、学习任务以及业余时间安排,我有意减少了劝说、唠叨说教,尝试着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提醒他的行为,离开了妈妈过度关注的儿子,耳边少了“收拾书包,该洗脸啦。”“抓紧时间吃饭!”“作业检查了吗?预习完成了吗?”。。。。。。他自由地玩耍,安静地享受,不必担心有妈妈的叨叨了。一到规定的睡觉时间,我自己第一个去洗漱,不再不停地催,安静地回卧室打开床头灯准备看书,儿子拖拉洗漱的次数反倒少了,每次他收拾好,我会夸他,比妈妈预想的时间还要早嘛!儿子会喜滋滋地,越来越按照规定的时间作息了。
儿子的快乐成长是我的幸福源泉,在他的成长过程里,我愿以一颗爱他的心去包容,以一双慧眼去注视,以一本本书去充实,许儿子一个自由空间,让他在点点滴滴地学习、生活小事中慢慢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