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开好家长会之我见作文

发布时间: 2017-08-26 10:45:52 作者: rapoo

开好家长会之我见

身为一名教师少不了要和家长沟通,如果在教育教学方面能取得家长的支持合作,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巨大的作用,也势必会提高我们教育的效果。

现在和家长沟通的方式很多,如家访、开家长会、和家长通信、通电话、请个别家长到校交流、举办家长学校等,校信通对教育的投入又为家校沟通提供了一个更便捷、更现代、更受老师家长喜爱的方式。

但在诸多沟通的形式中,仍少不了召开家长会这一传统形式。我校每学期按常规要举行三次家长会:开学初的一个月左右举行首次家长会,一般分年级举行,主要是向家长交流学校的规章制度,学科的特点要求,如何做好家庭辅导的建议等;期中举行第二次家长会,主要向家长介绍学生的学习状况,出现的问题,家校配合方面的调整等内容,形式是比较自由的,可以是集体,也可以按学生类型分批召开,目的是增强针对性,提高有效性;学期末家长会是放假前的常规活动,一般是全校统一时间召开,向家长汇报学校一学期的主要成绩,强调假期安全,各班向家长展示学生的各种成果,布置假期活动,作业质量要求等。

面对家长会,如何取得好的效果,如何在形形色色的家长面前亮好相是需要教师思考并做好的事情,以下几点做法和大家共同商榷:

一、家长会前要认真写稿。自踏上工作岗位,每次家长会前我都按学校要求认真准备发言稿,简短而有吸引力的开场白、学校布置的必讲内容、我的学科要求与建议等都一一形成文字。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有了会前写稿的基础,一般情况已把家长会的内容就熟记在心了,正式开会时,不用手举稿件照本宣科地读,而是满怀自信地侃侃而谈,条理清晰,重点分明,不遗不漏、充满精彩。

二、家长会上要态度端正。这个问题乍一看好似没必要谈,但是态度端正是开好家长会的前提。我听说过这样一个事例,一位老师会前也按学校要求准备发言稿,洋洋洒洒写了四五页,到了开会的时候,可能是为了拉近和家长的关系,也可能是性格使然,将讲话稿往讲桌上一扔,说:我也不按学校要求的读了,咱们随便聊聊……

不少家长心里立刻升起一种别样的感觉,事后有几个比较熟悉的家长和我谈起就说:她连学校的要求都置之度外,不重视,平时工作可见也不会太敬业,对我们的孩子也肯定缺少责任心。

言语中充满了担心,对这位老师产生了一种不信任的感觉。

这就是态度问题惹的祸。在家长会上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在众多家长的注视中,他们都睁大了眼睛在评判老师,因此召开家长会一定要态度端正。

此外,会前教室的卫生、黑板上的欢迎语、学生桌上物品布置、座位的引领、老师个人的衣着、略施粉黛等等细节都是态度端正与否的反映。细节决定成败,当细节做好时我们的工作就已经从良好的开始起步。

三、家长会前要和同班老师做好沟通。我认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会前做好沟通,统一口径会避免不必要的尴尬局面。比如,语文老师面对家长说甲学生学习习惯有问题,不能专心听讲,作业不能认真完成,希望家长做好配合。而数学老师讲话时又说甲学生近段进步很大,听讲很好,作业完成很好等。听完如此两番话,甲学生的家长会有何感想?对老师又会如何看待?

诚然,有的学生有偏科现象,但像上面两位老师的谈法,不但不利于和家长的沟通,还可能造成对某老师的意见,老师之间也会发生矛盾。

此外,沟通的另一个目的是老师之间的交流内容避免雷同,避免对某一话题重复讲,使家长产生厌烦情绪。每次召开家长会多数家长是请假来的,当我们做好了充分准备,让家长感到不虚此行,那么家长会就成功了一半。

四、家长会上要突出自己的教育特色。家长会是一次和家长沟通交流的机会,也是展示自我的一次机会。一位好老师既要让学生信服,还应该得到家长的认可,当家长认为你是一位敬业、勤奋、有思想有见地的优秀老师时,家校教育才能形成合力,教育才会结出灿烂的果实。

因此每一次家长会我在讲常规要求之前,总是先介绍自己在教学方面的观点和训练学生的做法。比如,五年级的一次家长会,我提出开学要求学生做到一个字——“快”!快的实际含义就是“讲效率”,课前准备用具要快,不能磨磨蹭蹭;写作业要快,要专心致志;说话要快,不拖长腔,听课要快,不漏掉老师讲的每一句话,反应要快,养成边听边思考的习惯等。有了“快”做基础,孩子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快完成学习任务,腾出有时间可以看自己喜爱的课外书,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学业对孩子来说就不再成为负担,快乐学习,体会学习中的快乐才能得以实现。(当然,“快”不是不要求质量,每一项我都有自己的要求。)

当时家长们听得面露喜色,很是赞同,可以说家长会未结束就接纳了我,对接下来我所提到的常规要求自然很乐意接受与配合。

老教师还可以介绍一些自己教学方面的成绩,青年教师可以彰显自己新的教育理念或对学生的关爱,让家长赞赏你,信任你,感到孩子交给我们放心,有了敬重和信任做基础,无论在教学还是班级管理方面都会有不俗的成绩。

五、家长会上要有谈话技巧。

可能是学校相对是一个比较纯净的环境,一般来说,老师们喜欢直来直去地说话,这本身无可厚非。面对各行各业、性格迥异的家长,我们还是要讲些谈话的时机和技巧的。想起一句俗语:良言相劝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虽然平时的谈话没有这么严重,但把握好时机,掌握好技巧会使工作更好地开展。

一位老师,在学生毕业前的一次家长会上(填写报名表),对一位家长说:你的孩子学习不知努力,耍小聪明,对待知识总是不求甚解等等。

听到此话,这位家长,对该老师说:老师,你“很负责任”,但现在都开始填写小升初就近入学登记表了,孩子的小学生涯临近结束,你现在才第一次给我谈孩子的这些问题是不是有些晚了?然后,真的是扬长而去,留给老师的是这番值得回味与思考的话。

还经常听到一些老师对家长说这样的话:你的孩子近段上课精力不集中,爱做小动作不注意听讲。如果遇到一位爱较劲的家长也许会反问:老师你上课需要我来协助您维持纪律吗?孩子上课听不听讲和老师有直接关系,有孩子习惯问题,是否也存在老师讲课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问题呢?

如果换种方式,见家长先谈孩子的优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再感谢家长所做的配合(能按时到校和老师沟通就是最好的配合),最后站在孩子发展的角度,站在家长的立场,将孩子的缺点用建议的方式对家长讲,相信家长在感动的同时一定会很好配合,因为每位家长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的!

六、家长会上要和同伴互相补台。

听到这样一个事例,语数班主任刚刚对家长谈过,由于家长们的支持,班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提高,班风也比以前好了许多,今后还需要家长进一步做好支持工作。家长的心中也升起一种希望,对两位班主任的付出感动,对学生的进步感到欣慰。话音落,一位课任老师进来了,对大家说:我教了几年学,这是见到班风最差的班级,上课有一群学生不知道听讲学习,如果想让你的孩子在这一学科学点知识,你们要每天监督学生读课文三遍,每课的生词会默写……

两位语数班主任面面相窥,心里很不是滋味,很长一段时间和这位老师心存隔阂。家长对这样的做法说法也颇有微词,这种方式极不可取。

记得01年我和一位老师第一次搭班开家长会,当我走进教室时正好听到她向家长们介绍:教我们班数学的是贾老师,她是我校以为优秀的数学老师,曾多次在全区举行的数学教学优质课上获奖,并且非常爱护学生,教学方法灵活,是一位很负责任很敬业的好老师。相信孩子在她的教导下数学方面一定会取得很大的进步……

听到这样的介绍我心里真的很感动,为了她的这番话,这一届学生成了我最得意的一届学生,也是师生关系最融洽的一届学生。因为这番话,我改变了我以前严厉有余温柔不足的教学方式,我也体会到了教学过程中另一种乐趣与幸福。因为这番话,我还收获了和这位搭班的友谊。

所以,家长会上要和同伴相互补台,相互搭台。对同伴要多一些理解、宽容和欣赏。抬高别人不会贬低自己,支持同伴就是支持自己,宽容同伴就是给自己多留了一片天空。

如何开好家长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位老师都要重视和家长“亲密接触”的机会,和家长们做真诚的交流,体现自己的能力,树立自己的形象。开好家长会,和家长很好地沟通,让家长会真正成为家校、师长之间的桥梁,促进教育教学,并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读书人网 >小学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