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数学家的故事,算数学难题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爷爷,从小家境贫寒,很早就辍学了。华罗庚辍学期间,帮父亲打理杂货铺,为了抽出时间学习,他经常早起。隔壁邻居早起磨豆腐的时候,华罗庚爷爷已经点着油灯在看书了。白天,他帮父亲在杂货店里干活,顾客一走,他就赶快埋头看书或算题。
有时华罗庚爷爷看书入了迷,竟忘记接待顾客了,父亲很生气,把他的算草纸撕掉扔到大街上或火炉里。每到这个时候,华罗庚爷爷就拼命抱着算草纸不让父亲烧掉。夏天的晚上,他很少到外面乘凉,顶着炎热学习。严冬,他常常把砚台放在脚炉上,一边磨墨,一边做习题。经过华罗庚爷爷不断地努力,他学到的知识越来越多。后来,华爷爷发表了一篇数学论文,被清华大学的老师发现,让他进入清华大学学习。华罗庚爷爷勤奋刻苦,爱动脑思考,终于成了一位数学家。
我的感悟:
我们大家都要向华罗庚爷爷学习,学习华罗庚爷爷勤奋刻苦、坚持不懈的精神。在学习中,我们还要学习华罗庚爷爷认真、勤于思考的学习态度。我们多学习好榜样,遇到数学难题,就不害怕了,长大了才能好好地为祖国的发展添一份力。
今天,我做作业时遇到了一道数学拓展训练题:
A+A+B=16
A+A+B+B+B=24
求:A= ( )
B= ( )
开始我觉得很难,有点儿紧张,想问妈妈。后来我想:华罗庚爷爷的验草纸都用了几袋子,我一张验草纸都没用完,怎么就知道自己不行呢?于是,我开始试一试:
我先算第一个算式,把A想成7,开始试算:
7+7+B=16,那么,B就是2了。
我把A=7,B=2,填入下一道式子算一算:
7×2 + 2×3 = 20, 20≠24。
看来,A、B的结果算的不对。
我再把A想成6,试一试:
第一道算式:
求B: 6+6=12 16-12=4 B=(4)
第二道算式:
算: 2×6=12 3×4=12 12+12=24
所以: A=(6) B=(4)
我试了两次就算对了,真激动。只要你能想到,没有什么做不到的。读数学家的故事,算数学难题,做个敢于挑战自己的人,做个善于思考的人,很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