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亲情最美诠释
前不久,电视上看到这样一幕:正月初三,年还没过完,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坐在公交车上,终点站到了仍不下车。当司机问及她去哪儿时,她说她要去洛阳旅游。旅游怎么一个人去,而没有亲人陪同?她告诉司机说过年没意思闺女出嫁是人家的人,儿子娶了媳妇不要娘。家里只有她一人,实在无趣就背着包出去旅游。包里拿着身份证,户口本,银行卡,房屋租赁合同。
从证件上可以看出,老太太应该是都市村庄的人,生活很富裕。老伴死的早,而自己内心比较孤独,子女没对母亲过多的关注,久而久之,老太太蒙生了离家出走的想法。
特别是逢年过节,本应是一家人团团圆圆,和睦相处的时候,没有人关心是多么悲伤的事情。到了一定年龄的老人,过日子看重的不是家缠万贯,可能最看重的是子孙满堂,余音绕梁。
年前腊月二十我就带着儿子回老家了,由于身体原因,我在家没能帮父母什么忙,总是看着父母忙忙碌碌,想让他们休息一会儿时,他们总说不累。妈妈做饭时,我就到厨房陪她说话,有时也帮着烧火,一顿饭就在说说笑笑中度过了,既没有感觉时间太长也没有感觉事情的繁琐。有时看着妈妈忙碌的身影,突然会想到小时候我烧火妈妈做饭的情景。更多的时候,我们也会一起回忆过去,笑谈那时的苦与甜。
离春节越近,家里越忙碌,二十四,家里要蒸馒头,头天晚上老爸和弟弟活面,妈妈在旁边浇水指挥,我在一旁观看。说实话,这种氛围是我多年没有享受过的了,看着他们娴熟的动作,配合得那样默契,我不禁感叹有家人真好。
过年了,妹妹一家也从深圳回来过年,家里更热闹了。孩子们玩的不亦乐乎,大人们也热切地唠着家常,好像要把一年来没说的话都说完一样。晚上,吃过晚饭,爱人、妹夫和弟弟支起桌子打起纸牌。我和妹妹索性坐到妈妈的床上,在温暖的被窝里边看电视边聊天。妈妈嘴里的家长里短,儿女口中外面的世界,平时顾不上说的琐事在休闲的假期里一并说出,图的是乐乐呵呵,要的是热热闹闹。
过年期间,忙碌的是一日三餐。抬头总是又见炊烟,厨房中锅碗瓢勺的碰撞演奏出快乐的乐曲,出出进进的家人也不觉拥挤。看着他们洋溢着笑脸,爸妈的心里像是熨贴过一样舒坦。饭后的空隙,搬把椅子坐在门前的空地上,喝着茶水,晒着太阳,惬意的时光总是在不经意间溜走。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尤其和家人在一起时,更觉如此。初五了,我们要返城,要离开父母了。父母比往常起得更早,仍然不知疲倦地为我们准备着要带的东西。本来已经告诉他们我们什么都不带,可他们仍会按照需要为我们准备。这次轮到妈妈粘我们了,我走一步,妈妈在后面跟一步,嘴里不停地说着让带这带那,我安慰着妈妈,超市里什么都有卖的,不需要带太多。但我们车上仍然塞满了吃的东西。
和家人挥手告别,车子启动了,车窗摇上了。但门前的空地上,爸妈仍然站立在那里,丝毫没有要回去的意思。车子拐上了大路,透过车窗,仍然能看到父母的身影。他们和我一样,心中也有一种莫名的失落吧。
今年网络上流行着一道数学题,计算陪伴父母的时间,从上中学离开家,每周回去两天,一个月八天,一年也不过百十天。到大学,离家远了,一个学期回去一次,陪父母的机会更少了。等到自己工作了,成家了,有孩子了,可能见父母的机会只有过年时间更长一些吧。日子像树的年轮一样周而复始,而父母的年岁越来越大,身体也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健硕,我们等得起,而父母等不起啊。所以,孝顺父母的最好方式不是给父母买新衣,给钱,让他们生活富足,而是多些陪伴,让他们心里不再孤单。
正月初七,应该是单位上班的时间,农民工返城、在城市工作的人们挤上了通往各个方向的列车。而在这些人背后又有多少辛酸的眼泪。孩子们撕心裂肺地哭喊,唤不来父母的陪伴,老人渴望的眼神与孩子们的背影渐行渐远。而奔走在各个方向的返城潮流中又有多少不舍与无奈?
珍惜当下,抽出时间尽量给父母孩子多一些陪伴。因为,陪伴是亲情最美的诠释!
后记:《妈咪在线》2016第一期活动——人生长情是陪伴,眼看活动就要结束了,一向拖拉的我才想起来还没有参与,赶紧补上一篇也算支持姐姐的工作吧,在这里,铭妈向姐姐说声抱歉!还没有参与的亲们请抓紧时间写篇文章吧,为2016开个好头,别掉队,加油跟上哦!
感谢妈咪在线精美信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