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早上上学的时间特别紧张,终于在一阵催促声中孩子完成了上学前的所有准备工作。
“妈妈,我想拿本《幼儿画报》去学校看!”离开家门之前最担心的就是孩子会冷不丁地蹦出来什么主意,我想了想,说:“好吧!”孩子在三本书中选来选去也不知拿哪一本,天爸历声说;“天天,马上就要迟到了,还拿什么书,拿去了也没时间看!”天爸的想法不是没有道理,上午三节课,每节课休息十分钟,天天的班主任是老教师,总是担心孩子们的安全,所以课间只允许去厕所,为了吸引学生也会放会动画片让孩子们看。如果在此时给孩子讲上学不要带课外书的原因,恐怕要讲五分钟都难以下来,最重要的是孩子会带着不了的心情上学。
爸爸的大嗓门吓坏了女儿,孩子饱含热泪地走过来对我说:“妈妈,爸爸不让带书!”,“爸爸说你上学时没时间看,你自己认为呢?”“可是```可是我想看!”看着女儿期待的眼神,我默许了,“天天,如果你想好了,你就带吧!”我帮天天选好了一本书放进书包里,孩子蹦蹦跳跳背着书包去上学了。
午睡前,我们母女俩进行了一番对话:
“天天,今天你带的《婴儿画报》看了吗?”
“没有!下课的时候我拿出来刚看了一页,老师放动画片了,我就把书放到书包里看动画片了!”孩子惋惜地说。
“你下午还带这本书吗?”
“不带了,书包太沉了会把我压成小驼背老头儿的!”孩子边说边做着动作,孩子的话逗笑了我。
“天天,那今天早上爸爸是不是说你带上没时间看呀?”
“嘿嘿,不好意思!”最近孩子学会了说“不好意思”,这次用的恰到好处。
妈妈的话:
在中国,父母包办的事情太多了,家长把很多事情考虑很太周到,孩子能很轻松地“拿到”经验,吃到“现成饭”,这样无形中剥夺了孩子成长中“体验”这一重要环节。我想无论成功与失败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来处理,亲身体会一下这比你说教多少都管用。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小事可以让孩子去做,不试试怎么知道呢,要相信我们的孩子,他们是最棒的,让孩子演好自己的人生,家长只当做好孩子的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