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常听到家长这样抱怨:给孩子买回了很多书,但,孩子却不看,别人的孩子怎么那么爱读书呢?也常看到一些老师这样做:苦口婆心地说教,教育孩子要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但,回过头来,在统一规定的阅读时间却在让学生做作业。这怎能不引起我的思考呢? 童年不能没有聆听和阅读,这是每一个人都能达成的共识。对于阅读的益处,很多人更是亲身享受过。晨读、午诵、晚读,形式不同,地点不同,读书的内容不同,读书的人也不同,但,无论怎样,只要能够坚持,都能品味出其中的乐趣。 每天下午的课前15分钟是我们学校的集体诵读时间,孩子阅读的书目是薛瑞萍老师主编的《日有所诵》。这本书我前面已经介绍过,它根据各个年龄段孩子的认知、知识结构来量身定做的一套经典阅读教材。童谣、童话、童诗、古诗、古文、散文等,细细读来,积淀的是智慧、洗涤的是灵魂。这种教师的引领作用对儿童阅读绝对能起很好的督促作用。 真的不能否认,儿童时期的阅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老师、家长对孩子的正确、积极的引导。如果我们这些为孩子阅读引路的人,思想认识不到位、积极行动不到位、坚持不懈不到位、深入其中不到位,那,还怎么能很好的继续我们的阅读工程呢?还怎么能抱怨我们的孩子头脑简单、储备不广呢?说阅读是一项工程,确切的说应该是一项长远的伟大工程。作为老师、作为家长我们都必须认识到在这个伟大的工程中我们的角色是多么的重要,思想决定行动吗! 我们今天所做的,也许在很多人眼里不算什么,因为他们看不到成果,甚至在一段不短的日子里还看不出惊人的成果。但,须知,进行阅读的工程中,今天我们所做的是在打坚实的底座,这个底座越大、越牢,支撑在上面的孩子就会站的越稳,走得越远。 只可惜,现在的儿童阅读就像一个荒凉的高原,树木稀少,且不太繁茂。故, 请认清我们的身份,我们就是给阅读高原种树的人! 请明确我们的任务,我们就是在做长年累月的挖坑、栽树的事! 我们不能走形式,不能象有的人学雷锋“三月来四月走”,不能只挖坑不种树,也不能只种树不护理。纵观我们身边的景象,能定下心来栽树的人太少,能长期坚持栽树的人太少。想看到光秃秃的高原上绿树成荫吗?想尽情呼吸绿色阅读的新鲜空气吗?那么,首先今天的我们必须甘心做这个栽树的人!决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让我们的坚持和努力,让我们的辛勤和汗水,使得这些孩子的童年充满书香,使得这片阅读的高原绿树成林!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