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读《温柔的夜》作文

发布时间: 2017-09-21 11:23:56 作者: rapoo

读《温柔的夜》

文:青林

作者趁着茫茫夜色在接近零点时来到港口,目的地是海岸对面的丹芙丽娜群岛。选择这个时间点登船若不做解释似乎颇使人不解,原因归为三点:1、白日里事务繁多,腾出手去处理细节问题。2、趁着夜色起程人迹稀少轻松便多。3、夜晚的旅程宁静中透着别样的情调。

可这次真正不巧,竟然遇上一位纠缠不休的流浪汉。他穿着一件水红色上衣,衣衫尽是污渍;黯然无光的脸庞写满了疲倦,布满血丝的双眼、干裂的嘴唇无不充斥着生活的萧条。作者开着车在驶向港口时就被这位非常起眼的流浪汉拦了去,他一个劲儿请求给予三百元的帮助。可叹的是他因为一次意外丢落了护照和所有身份证明,钱更不翼而飞。而旅馆固执的决定要求他所在的领事馆出具相应的证明,所有的苦难扭成了团,几乎要将他折磨地近似疯狂。

更加糟糕的是,旅馆借给他的费用只够渡海来这边领事馆,却没有足够到返回的路程。他已经连续在此逗留了几天,即使是神仙也磨出凡人的样了。虽然有人同情他的遭遇,可真正相信他所述并积极帮助的人没有。并且,在港口附近游荡多日居然被当地居民判断为“骗子+骚扰者”。

作者面对眼前这位陌生的流浪汉,实在无法中肯的相信他。在加上周围其他旅客的各种针对性的“声音”,滋味丛生在心间翻越,同情?无奈?还是疑惑?真是奇怪,到对面丹芙丽娜群岛的票价实际上是五百元,而这个“粘皮家伙”居然口口声声只要求借三百元。这不明显是骗人的吗?终于,自认为的理智占胜了所谓的同情,疑惑像流云一样被心中的清风吹散。

还是没有相信流浪汉的话,她大步流星地迈向售票窗口并获得了可早点释然的船票。就在她准备登船的瞬间,回眸却看到那位低垂着脑袋、痛苦不堪的“水红衣”,她莫名地感觉这三百元钱至少能帮助他有顿很满意的饱餐也说不定,算了,算了…… 她好像忘却了很多无谓,跑到近前递向那个人渴求无数次的“救命”钱。

结果,真是让人大跌眼镜,流浪汉身上有两百元钱,他真的只差三百元的补给救助。当流浪汉跌跌撞撞地拿着票奔至即将起航的客轮时,作者已经泪眼朦胧了……

这篇文章我读了很多次,每次读心里都不是滋味。设想当每个人身处各境、所就位不同,思想则不会尽然了。

首先,我们来责备周遭的居民吗?不应如此啊。这样的事情估计他们遇上不止一次,想必也经历过多次各色的骗局吧。就像我们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路乞讨者,这样的事情我还真正的遇上过,谁说丐帮里都是根苗正的?非也。有一次,路遇某位乞者,对方向我诉说他的不幸,惹得我泪水直流。轻快地想到人家只不过要求十元钱满足一顿饭钱,何谓?给了心安。可转了一圈回来硬是又遇上了他,那可怜人儿我可是记忆深刻,偏偏对方不领真情。又伸出了手,这次依然要求救助十元钱满足一顿午饭,措词一致却尽显荒谬。哎,对方见我怠慢居然指责我的无情,我努着嘴指着他紧握的手说:“刚给你了崭新的十元钱,开头的号我还记得,用不用我说出来。”此言一出,他顿时慌了神喃喃道:“呵呵,人一多我忘记了,不好意思。”说毕扭身可走了。眼望着他急匆匆的背影当时我心里……

再者,轻叹作者的固执吗?怕也是不能吧。本是异乡人不熟此境,再遇上当地人的议论纷纷,免不了一阵犹豫和疑惑。倘若她不是心存善念恐怕早已不当回事,这坦然的心绪何必被无端扰乱而理不清呢。完全可像文中其他人一样,讥笑流浪汉、挖苦流浪汉、责备流浪汉……可她全然没有,只是处于正常的反应,尽量躲着他。当然,我要赞扬作者的品格,虽然她在文中轻责自己的顾虑,可仍然要为她最后的善举热烈地鼓掌。因为,遇上这样的事,在不明真相的时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短暂的思虑迂回是可以理解的。想到最后的一幕,真是让人感叹万分啊!

最后,来谈谈流浪汉,食下这样的苦果确实让人心酸。奇怪的是领事馆既已开了身份证明,为何不在经济上给予流浪汉必需的救助呢,思来想去也未明白。这样的痛楚经历也算是他人生路上的一段“沼泽地”,究其里,他错信了人、思想又不清亮,以致似迷途羔羊般。经历番挫折势必会让他有更多的斟酌,对他而言就算是收获其中吧。不幸中的万幸,流浪汉他遇上了作者。要不是她慷慨解囊,后果可想而知。

我在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遇上了困难,也许别人的举手之劳就能度以安康,试问有多少人真正能助坦然而过呢?人与人之间在逐渐缺失诚信、情感、责任……在诸多的骗局和荒诞中迷失了初心的方向,默然间相互越离越远直至留下寂寞而冷淡的背影,才是真正的一声叹息啊!我感激作者畅开心怀的文章,她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深切地打动我的心,她的文章让我明白在必要的时候应该拿出我们最令人敬重的真心。因为,只有当每个人都肯愿付出真情,都愿付诸真心,真心真意聚集地越来越多,那样人性的“光明之花”也一定会温暖地照耀全世界、全人类。

读书人网 >小学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