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如何指导儿童画的创作作文

发布时间: 2017-09-26 11:19:16 作者: rapoo

如何指导儿童画的创作

所谓儿童画,是指能反映儿童自己的所见、所想、所听,能反映儿童的天性,反映出儿童内心情感和个性的绘画作品。儿童画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成人以儿童所熟悉、所喜爱的内容为题材而创作的作品,另一类是儿童自己描绘的绘画作品。

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很少会自己主动去创作一件主题很明确的作品,儿童画的主题在创作初期常常是朦胧的散乱的绘画出的作品也没有规格、粗糙的。那么怎样把儿童的被动变成主动积极的表现某个主题,从而达到儿童画创作的要求呢?

一、培养观察习惯,提高观察能力。

“观察”是绘画的首要问题,也是获得其他知识和感受的重要途径,所以幼儿学画首先要学会观察。

怎样才能培养观察习惯,提高观察能力呢?经常带他们观察大自然,利用课间、散步和午休的空余时间,观察细微事物,分辨事物的特点,感受大自然的美,然后用语言表达他们的所见所闻和感受,更好的提高他们的记忆、观察能力。由于有时写生也是很好的办法,记得刚写生的时候,有的幼儿直到画完了,也没有看事物一眼,只是按照自己的想象画完了自己的画。这就失去了写生的意义。在写生时,应不断用眼睛看,去比较。时间长了,他们就养成主动观察的习惯了,这不仅对美术收益非浅,对其他知识也同样如此。

二、通过谈话方式来挖掘创作灵感。

创作依赖于灵感,灵感需要激发。儿童具有好奇的心理特征,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在成人看起来很普通的事物,在他们看来却是新奇刺激的,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幼儿常以好奇的眼光注视这陌生的世界,用画笔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但画的往往不够深入,不够大胆。这就要求我们对幼儿做出正确的辅导。平时当幼儿露出“我画的不好”“我画的好吗?”“我不敢画”等等信息时,我总是不厌其烦对他们说“你们画的很好”“只要你认为你是最好的,别人不会说不好”。这样的谈话多了,幼儿入笔是不再迟疑。画命题画时,我也常用谈话的方式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创作灵感,挖掘创作源泉。如:绘画《跑步》,我先请幼儿自己来说跑步时的情景,跑步时摆的姿势,鼓励同伴时的表情等等,在这种轻松、和谐的状态下自由地挥动起手中的画笔来了, 在这里他们不用管画的象不象,心里想什么就画什么,没有任何的负担,故创作起来思绪奔涌。

每个人都有心中的梦想,这在幼儿身上尤甚。鲜花、草地、天……常常让幼儿留恋往返,激发他们的美丽梦想。例如命题画《海底世界》、《小鸟的家》等,我不急于让幼儿作画,而是让他们先闭上眼睛想,在这幅画中要画写什么,布局怎样?又如生活画《洗澡》:几个小朋友在沐浴,有的在玩水,有的在嬉戏,动作极其可爱,表情各一,很符合幼儿心理。在画之前,我让他们充分讲述,通过各自的谈话激发他们回忆自己洗澡时的情景,让这幅画有了更多的内容,幼儿最喜欢别人分享自己的快乐,只要引导得当,他们就会唧唧喳喳谈自己如何如何,增加了创作的思路。这是因势利导,揭示主题,要他们画出《洗澡》中的情景,孩子们各个都乐于画,没有为难情绪,反而觉得可以画很多很多。

三、凭感觉涂颜色,适当讲解以彩增趣。

幼儿喜欢五彩缤纷的世界,喜欢鲜艳明快的颜色,因此在着色时,首先让他们凭借自己的感觉,随着自己的心愿在画上涂抹自己喜欢的颜色。有些幼儿在运用颜色的时候,不会自己搭配,本来好的构图经过颜色的洗礼,反而不好了;还有的幼儿为了颜色鲜艳,用劲力涂,纸破了。对此,不要急于纠正,应鼓励孩子大胆涂色,此外针对有些问题循循善诱地给予指导。

幼儿上色有他们的道理,我们应当巧妙地向他们讲解一些色彩知识,例如色彩的对比、明度等,经常做具体演示,让他们操作练习。为了更好的提高幼儿对色彩的感受力,我常借用一些成品让他们体会、比较,讲述。这样使幼儿画美的同时,可以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

四、正确对待幼儿作品,指出优缺点。

当幼儿完成创作以后,我们应急时点评。可以把幼儿的作品悬挂在教室四周,也让幼儿说说为什么这么画,在画时是怎么想的。教师再简明扼要的指出好在哪里,哪些地方该怎样画就会更好。

指导幼儿进行儿童画创作是开发幼儿智力,培养幼儿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儿童画创作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作能力,它为幼儿创作了一个自由表象的空间,幼儿可以通过创作来启迪和开发他们的智力,让他们飞的更高,飞的更远。

读书人网 >小学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