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怎样才算“书香班级”?作文

发布时间: 2017-10-19 10:46:11 作者: rapoo

怎样才算“书香班级”?

2009寒假“书香班级”活动开始啦!很多的班级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阅读活动,孩子们争先恐后、如饥似渴地从书本中汲取知识。同时,也有不少老师有这样的困惑:班级阅读,要怎么读?

就此,博友们都有各自的“妙招”,在这里我进行了简单的汇总,与大家分享:

1.制作书讯板报。在孩子们容易看到的教室墙上或者楼道的墙上安排一个读书宣传栏,介绍一些新书、好书、受关注的书等等,这样不仅可以告诉孩子们该读什么书,还会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呢。如果能贴出新书的封面或者书的简介效果会更好。到了高年级(三年级及以上),这项工作也可以让孩子们自己,比如每天的值日生等来做,可以促使孩子们了解更多的阅读咨询,同时也锻炼了孩子们的责任心。

2.建立班级图书角。

1)捐书。集体的力量是巨大的,每个孩子捐上一本书,图书角就会有几十本了。为了激励孩子们的捐书热情,我们不妨借鉴一下蓝紫老师的“妙招”:根据孩子捐书的数量和质量,分别给孩子们的借阅卡定为“会员卡”“银卡”“金卡”“白金卡”等,根据借阅卡的等级决定借阅时间的长短和能否带回家去读;

2)设置图书管理员。建议通过竞选决定,让真正爱书的孩子担任;

3)建立班级图书登记簿,以方便管理;

4)制定班级图书借阅制度。比如,每周借阅一次,每次借阅不要超过2本;借阅时间为1周,可以续借,但不要超过一个月(也可按借阅卡类型决定);周二、周思下午放学为借还书时间,由图书管理员做好借还登记;确保每人至少正在读一本书。

3.给孩子读书。小学一年级的老师需要经常给孩子读书,至少要坚持到三年级。给孩子读书适合在课前、几节课后孩子情绪有点烦的时候,或者放学回家前。朗读童谣或者儿童诗歌时最好能像唱歌一样带上一点曲调,这样孩子们能跟着节奏动起来会更高兴。

4.全班共读一本书制定读书计划,对读书时间、每天的读书量等做一个整体的规划;写读后感,形式可以是读书笔记或读书卡,写出对书的感悟,加深理解;点评,老师对孩子们的作品进行点评,修改;建立阅读成长记录袋,将孩子们的初稿和定稿等整理起来,作为孩子们阅读历程的记录,比如在校信通网站上建立班级博客圈,记录在孩子们各自的博客上。当然,除了读后感外,其他相关的东西也可以保存在记录袋里;

另外,我们也可以进行阅读接力赛。每位同学可以从班级图书角里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图书,读完后写上导读语,夹在书中,把书传给下一位同学。如果你的导读语非常精彩,吸引了更多的同学来看,还可以获得大家的奖励哦。

5.建立班级读书小组

1)选择组员。孩子们可以自己选择阅读伙伴来组建阅读小组,给小组取一个美丽的名字,选出一个组长。

2)读书。每天的阅读课时间,孩子们就可以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展阅读和交流,并定时展开评比。这种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比赛,不仅引发了学生间的良性竞争,还利于孩子们互相鼓励,维持对阅读的长久兴趣。

3)活动。阅读小组还可以开展每天一诗、每天一文的评选等活动,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些好的文章读给其他人听。

读书是需要交流的。两个人分享一个思想,就有了两个思想。那么,要如何交流呢?

6.定期召开“班级读书会

班级读书会是以班级为单位,有计划地展开读书活动,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讨论和交流。它可以有多种活动形式:

1)开展“主题读书会”。比如,读书心得、美文诵读、背诵名文诗词和优秀摘记展评等。另外,读书会的主题可以结合时令制定,可以让孩子们有更深的感触;

2)“书虫讲坛”。给孩子们一个展示、交流阅读成果的平台,或讲故事,或谈读书心得,或朗诵美文,或表演,或画画......

详见慧老师《快来做个书坛小明星吧!》

3)阅读比赛。我们还可以举行“朗读比赛”、“讲故事比赛”、“辩论赛”“词语接龙大赛”等等有益的活动,让孩子在比赛的过程中获得思想碰撞,理解到更多的知识。孩子们的争胜心可是很强烈的哦。

7.定期开展家校读书交流活动

这项活动可以作为一个主题家长会来进行,包括以下内容:

1)向家长展示学生阅读成果,如读书笔记、读书交流卡、活动表现等;

2)推荐书目。老师可以通过推荐书目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家庭阅读情况,并对亲子阅读进行指导(指导应具体);

3)家长对班级阅读提出建议

4)阅读讲座等。如果条件允许,请一些专家、名师来对班级、家庭的阅读活动进行指导,是最好不过了。

适时的奖励,对孩子们来说,也是十分必要的,可以维持孩子们的阅读积极性。比如,定期评选“阅读小天使”或“状元文”,对优秀表现发“小红花”或“星星”,累计积分等,都是不错的方式。

另外,如果有条件的话,将孩子们的作品辑录成书,恐怕是对孩子们最好的鼓励了,可以激发孩子们的阅读积极性哦。

读书人网 >小学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