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班级,始于记名
按照学校惯例,每隔两年,我们都要接手一个新的班级。原来,班级小,人数少,相对比较好管理。但近年来,随着整个社会大气候的变化、家长对教育的重视和学校知名度的提高,我们的班级已经越来越大,人数也越来越多,可孩子入学的年龄却越来越小。今年更达到了我校的历史之最:一年级新生每班都是七、八十人。这无形中加重了老师的负担,也增加了教育的难度。
怎么管理好这么大的班级呢?我想首先得稳定班级,让学生能在一个比较安定、祥和的环境中学习、生活。而第一步,你得能叫出每一个学生的名字,让他感觉到老师心中有他。作为成人,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到了一个比较陌生的地方,如果能有我们熟识的朋友,或者有人能立刻喊出你的名字,你马上会有一种如释重负和比较舒服的感觉:啊,这里也有我的朋友,也有认识我的人,我不再势单力薄了。孩子更是如此,他到了一个新的环境,总不能很快适应,总有些惴惴不安,或者说缺乏安全感,尤其是那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表现会更甚。这时,如果我们做老师的能很快叫出学生的名字,并时时关照他,他会马上和老师亲近,并愿意接受你的教诲,这样,我们的教育也就成功了一半。因此,每接到一个新班,我都会想方设法用最快的速度记住孩子的名字,并时时注意巩固和扩大战果。
我的做法是:一分好班,拿到学生的名单,我先抄写一遍,然后读一读名单,看看有无不认识的字,然后尝试记忆。这时真的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一旦接触学生后,我又一遍遍地反复对照,按座位强化记忆;一有空,我就点点学生的名字;走到门口,我有意说出熟悉的名字,并尝试叫一叫还拿不太准的学生,同时问一问:“你叫某某,对吗?”如果对了,孩子的喜悦之情便会溢于言表;如果不对,我马上会说:“请问你叫什么?”孩子会很乐意告诉你,并和你谈话。这样反复记忆,很快便能记住大多数孩子的名字。接触到学生的第三天,我就在班上尝试不看花名册,也不看座次表来点名。结果七、八十个同学,我只有六人的名字没有说出,为了不使这几个同学感到尴尬,我说:“其实这几个同学的名字老师都知道,我故意不说,是因为我知道这几个同学都特别聪明,想让他们给大家做个自我介绍,好加深你们的印象。”然后,我便让这六位同学站起来为大家做自我介绍,而我也暗下决心,明天一定要牢牢记住他们的名字。
其实,一旦接触到学生,你马上就能发现一些比较有特点的孩子。如今年我所接的班级中,我最先记住的是:张龙真、赵元恺(体态较胖)、张一凡(体态较瘦)、冯柯颖(秀气)、曹岚菲(可爱,一进教室就问我认不认识她)、华涵真、杨佳汶(乖巧)、杨冰笛(有趣:一个劲在办公室展示自己的才华:多种方式跳绳、练跳舞基本功)、杨浩然(因为原来分到我班的一个孩子妈妈说他老欺负自己的孩子非调班不可,从而引起了我的注意。其实据我今日的观察和那个孩子妈妈介绍的一些情况,这个孩子并没有那个家长说的那么可怕,我倒是觉得他挺可怜,父母都不在身边〈离异〉,他跟着年纪已七十有五且腿脚都不灵便的奶奶生活。当时我就暗下决心:今后应多关心关心这个孩子,事实我也这样做了,手把手教他写拼音,悄悄给他铅笔,让他感受到慈母般的关爱。)李邦雨、马博涵、(挺灵气也比较胆大)、付乐儿、何诗、梅苑傲雪(名字有意思)、阎巍(感觉很稳重的孩子)、尚杏慧(有些胆怯)、王婷婷(喜欢与你交流)、易博洋(挺出色的一个小男孩)、陈麦璐(虽然进班最晚,但年龄较大,感觉比较成熟,办事比较老练)。
由此我悟出:世上没有什么事是做不到的,只看你用心不用心,认真不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