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作文

发布时间: 2017-12-26 11:07:06 作者: rapoo

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

学生在学校的生活中,除了与同学交流之外,最多接触的就是老师。但常常会有学生害怕和老师说话,觉得老师找我肯定就没什么好事情,所以在心里上就产生了抗拒感,不愿跟老师交流。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呢?其实沟通工作的实际的大小,取决于师生沟通的效能。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效能产生的关键,也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大部分教师都了解师生关系相处的原则,但事实上,如何将这些理论与自己的实际工作接轨,如何将其在教学工作中体现出来,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更需要多花一些心思去琢磨。下面我就谈谈有关这方面的一点做法:

第一、有同理心。

教师要关心学生,就必须要了解学生。而要了解学生,就必须进入学生的情绪和思想的系统中去,以学生的眼光去看“他”的世界,以学生的心情去体会“他”的内心,以学生的思想去推理“他”的一切。这样的同理心可以使对方感到理解与尊重,使对方产生温暖感与舒畅的满足感,进而诱发出彼此充满体谅和关怀的沟通氛围。

同理心是与学生进行良好沟通的前提。当一个教师不愿意设身处地从对方去考虑,会使学生觉得老师不去理解他,不关心自己,由此对教师的信任度降低,与教师的沟通就会停止;老师也不能真正地接纳学生,非常容易对学生提出无益的指责与批评,也不能正确地对学生做出积极的回应。因此,在教育中,老师对学生的同理心是开启心智世界的钥匙,是教育效能产生的前提。

例如,我班内有个学生叫杨航,如果要找他的问题可是一大堆,大错不少小错不断,如果只是挑他的毛病那真是说也说不完。可是挑他的毛病真的能够帮助他进步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所以,不管他犯多大的错误也都要尽量先去理解他,考虑他做这件事情的合理性,从他的合理性乃至优点长处切入,进而在去谈他的问题,并深信他通过努力、改正是可以进步可以有变好的,不止作为老师要这么想,而且也要让他自己知道老师对于他的这份信任和期望。事实证明,他不乏优点,而且,通过教育放大他的优点达到了教育目的:他进步了,这学期,他对学习上心了,也不再那么爱惹事了,我觉得这样的沟通与教育是有效的。

重视学生的意见,应允许学生就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并要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班级中重要的一员,他们会更好地接受老师的意见或建议。

第二、信任学生。

老师对学生的期望都是出自良好愿望的,但事实并不是每个老师对学生的良好的愿望都能被接受,甚至被抵触。我想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在沟通时,学生对老师的真诚的高低感受不同,教育的效果也就截然不同了,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对学生必须要信任,这样教育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如果作为教师们真地做到了理解学生,那么信任也就不那么困难了。

老师信任学生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结合学生的特点使其扬长避短,让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而让他们亲身感受到教师的体贴与关怀,体验到自身的价值,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潜能,只要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潜能,鼓励他们去不断的主动探索,这样就可以使他们得以充分发展。夸奖和鼓励是一剂良药,可以帮助孩子确立信心,取得更大的进步。

如对于我班的周威同学,不写作业、上课捣蛋等,毛病可谓一箩筐,但这孩子思维敏捷,新点子多。恰巧,教务室让每个班布置教室,我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他。“老师,怎样布置?”他问我。“老师相信你,随你发挥”我刚说完,他开始行动起来。还别说,创意独特,我向他竖起了大拇指。就是这样,我经常对他进行扬长避短的夸奖,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这其实也是多元智能评价的一个理念,一个人不可能十全十美没有缺点,但同样的,一个人也绝对不可能十恶不赦没有一点优点。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只要教师用心,就不难发现孩子身上的点滴优点和闪光之处。

第三、宽容期待

有句话说得非常好:理解不等于接受,尊重不等于放纵。对学生的信任不等于看不到学生的不良行为或者对其合理化。例如在学生迟到问题上,每个人都会有疏忽、意外,这都是难免的,但是不是因为认同他们迟到的合理性,就等于认同他们迟到也是对的呢?迟到可以理解,但是该怎样惩罚还要根据校纪班规,一点不能偏袒。所以在对待学生的错误上,我是这样做的:

(1)恰如其分。无论是赞扬学生还是批评学生,一定要就事论事,恰如其分。批评学生的某个缺点或错误,话要具体,不可全盘否定;表扬学生也不要说过头的话,肯定一切。这不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怄气,而且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十分重要。这就要求老师在对待学生是要多鼓励、多夸奖,少责备、少批评。

(2)耐心地听。对学生的话要听到底,不管他告诉你什么,要给学生一个平等的发言机会。有时学生感到有委屈,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他想向人倾吐衷肠,希望别人能听听他发自内心的倾诉,以得到情感上的安慰和平衡。不要忘记,听者在任何谈话中都是最重要的角色。

本学期,我班的孙梦醒同学共迟到两次,第一次迟到是星期一,正好是升旗时间,被少先队樊老师留在办公楼前,她已经不好意识了,我也没说她什么就让她回到班里。可谁知下一个星期三又迟到了,我就询问原因,原来她父母是做生意的,早上早早就出摊了,临走之前,父母把她叫醒,只是时候有点早,再加上天气比较冷,自己在被窝里一呆就又睡着了。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我就给她出主意,买个闹钟定时间,这样就不会吃到了。第二天,她跑来告诉我:“我买过闹钟了,不会迟到了”。果然迟到现象没再发生。

对学生的宽容表现在能够等待学生慢慢变好,而非一蹴而就似的马上改过。学生毕竟还未成熟,在学生这个年龄错误一犯再犯,是可以理解的。作为老师切不可因为他第二次或第三次犯同样的错误就放弃他、不宽容他,有时候信任对学生的教育效果比批评指责更有力量。

至于到底要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与学生沟通才更有效,在什么样的时机与学生沟通更合适等等问题,就要根据每个受教育个体和特殊的实践而论了。像谈话、写信、打电话、发短信、qq聊天、游戏等等,都是非常好的方式,都有其各自的优点所在。

总之,建立平等、民主、和谐、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最关键的地方,一双眼睛看不住几十个学生,一颗爱心却可以栓住几十颗心,教师可以凭着高尚的人格魅力和精到的育人艺术,走进学生的心灵,教师必须打开学生的心理的壁垒,透视学生的内心世界,为他们分忧,为们清除“病灶”,把学生心灵世界的沃土垦植成“真、善、美”的苗圃,真正建立起新的师生关系。在教育活动中,老师只有用爱心换起学生的信任感,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使学生喜欢老师,再喜欢他所提供的教育,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

读书人网 >小学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