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孩子培养成身体和精神全面发展的人才
——《卡尔威特的教育全书》读后感
人们平时在讲家庭教育的时候,很多都是父母在想法设法的努力,将好的教育方法展示出来。这种展示中有很多优秀的知识,不过在只有父母一方的诉说的时候,很容易造成孩子一方话语的缺失,从而使其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而这本教育全书,则摒弃了这个潜在的弱点,老卡尔和小卡尔共同写作,有教育方法也有孩子长大后关于教育方法的反思和继承,使作品有了很强的可读性和借鉴性。
小卡尔是19世纪德国的一个著名的“天才”。他八九岁时就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这六国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时他进入了哥廷根大学;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他发表《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卡尔的父亲把小卡尔长到14岁以前的教育写成了一本书,这就是《卡尔威特的教育》。后来小卡尔又将父亲的理论理念传承下去,完成了这部《卡尔威特的教育全书》。
一.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将孩子培养成身体和精神全面发展的人才
做一件事情首先要明确目的,很多家长会说“为了让孩子以后成为人才”。这种概念就有些宽泛,或者说不明确。“人才”,在现在的教育环境下,很容易被窄化为学习方面,很容易落入应试的圈子。
一个博友很尖锐的指出现在存在的问题:“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本是广义的,但在实际操作中,素质教育所谓的‘素质’,却被高度条框化和死板化了,它被限指为一系列得到国家承认的证书——比如,琴弹得好可能不是素质,有弹琴证书却是素质;跑步跑得快可能不是素质,有三级运动员证书才是素质;有被落实于一些依照城市标准而制定的加分政策——加分“素质”之获得,似乎越来越离不开金钱的支撑,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农村孩子越来越‘没素质’了。”在我们关注教育的目的时更应该关注孩子的全面的发展,思考一下素质到底是什么。然后找出自己培养孩子的目标。明确了目标,孩子的教育才能有大方向的指导。
二.家长在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成长中影响最大的人。在幼儿时,家长对幼儿敏感期的把握和引导,有助于孩子更好、更快的学习东西。学生时代,家长的鼓励和支持,对孩子的自信及性格塑造有很大的作用。等孩子长大了,家长的教育方法,很可能会延续到下一代的培养中。
好多孩子的博文中也都有体现。比如孩子往往在看到家长关心别人的时候,学着关心朋友,关心父母。在父母身上学会勤劳、勇敢等一生受用的优秀品质。所以家长不能忽略了自己在教育中的作用,并且尽量的好好的使用这种作用,为孩子的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家长教育理念:快乐教育
快乐教育下的孩子成长更快。老卡尔坚持了快乐教育的理念,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根据儿童潜能递减的法则,制作了各种道具来帮助小卡尔的学习、同时,注意观察小卡尔的兴趣,积极的引导,通过观察大自然等方法,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对我们的借鉴意义:制作学习道具,安排孩子的时间以及带孩子参观大自然等,都是我们可以在快乐中培养孩子的方法。创新的应用,探索更好的教育方法。
四.换一种方式来思考
小时候,我觉得自己受委屈的时候就很讨厌家里的人直接说我的不是。不过哥哥总是先说他们的不对,然后再指出我的错误,这样我就容易接受多了、后来问了好几个朋友,都有这样的感受。感觉家长不理解自己,这样的教育效果就会打折。
如果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换一种思考方式来进行,关注事件本身的同时不要忽略了对孩子情绪的关注,效果可能会更好。比如说,父母在孩子出现问题或者心情不好的时候,应该先是倾听者,让孩子说出自己的看法和不满的理由。然后是疏导者,用劝解甚至是附和的方式,使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最后就是重新的建构者了,分析原因,指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并提出可能的改进方案。
这是我看的第一本教育方面的专业书,很多理论还有待进一步的学习,期待着朋友的指导。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