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激情我如此理解作文

发布时间: 2017-12-30 11:40:20 作者: rapoo

文章摘要:教师激情无论以怎样的形式外显,其共同点都是痴迷于课堂的,那种深深的爱、由衷的爱就像冬天的暖炉时刻温暖着孩子的心。

作为教师,经常听到或见到关于“激情”的说法,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喜欢这两个字。首先是因为“激情”应该说是一个教师必备的素质。更重要的是,我常常被周围人所拥有的那种激情所感染、所鼓励。为此我曾认认真真的查了词典,激情的解释如下:强烈激动的情感。可见,激情是一种力量的象征,是人的内心世界的一种体现。马克思对于激情的解释或许更能概括这两个字的真正含义:激情是一种对无法预见或无法预测结果的思想力量的信念行为,是人追求自己的对象的一种本质力量。

起初,我对激情的理解是片面的,只要是哪位老师课上的热热闹闹,基本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便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是一位很有激情的老师,佩服之感油然而生。有了这样的理解,他们便了我效仿的对象,渐渐地我天真的认为,我也能在课堂上释放我的激情。然而随着我阅读习惯的形成,我对激情的理解也逐步深入,我对“激情”二字的兴趣日趋浓厚。并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教师所拥有的激情应该是全方位的。可以这么说:激情是我永远的追求。

首先:激情可以是一种外在的表现,更是一种内心世界的体现。

提起窦桂梅老师,大家都会用激情四射来形容她。东北人那种豪爽的个性在她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因此我们所见到的她的课堂往往会给人一种震憾,她能使周边的所有人都跟着她的课堂节奏激动起来,无论是谁都会被她的激情所折服。然而细细品味她的课、她这个人、仔细研读她的成长不难发现:她所反映出来的激情更是她对教育事业狂热的一种体现。为了踏入教育行列,他放弃了别人羡慕的机关工作。她牺牲自我辛勤的耕耘于三尺讲台,可以说激情四射是她的性格特征与热爱教育事业的一种完美体现。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赋予“激情”以这样的含义:激情不是情绪是热爱,激情不是激动是执着。

其次:教师需要拥有激情,教学激情成就优秀教师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他的文章当中有一这句话,我很喜欢。他说:有人说我是那种外表温和的老师,其实我的内心也是万千激动。是啊,每一位优秀的教师带给人的风格和感觉都不相同,但他们都有一种共同的特征:时时刻刻具备一种教学激情。教师的教学激情,是课堂氛围的营造者,是学生情感的点燃者。有了教师的教学激情,才会有学生们的接受热情,才会有课堂上师生双方如痴如醉、物我两忘的教学氛围。所谓教学激情,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他的《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一书中有这样的解释:教师在教一堂课时以坚定的自信心、充足的知识储备、周密的课堂设计、全神贯注的工作热情为前提,对所授课程内容有深刻理解,并由此率先产生的强烈的情感体验,然后通过语言表情乃至动作引发学生的想象力,把他们逐步引入作品所规定的情景。一些优秀教师的课往往能够给我们带来震撼,主要是因为他们能够以饱满的激情、精彩的辞章淋漓尽致的挥洒、形成一泻千里的情感气势,把学生的情绪一步一步调动起来,又一个台阶又一个台阶地推向高潮,直到融会到教材所规定的情景之中。可以说,教师需要拥有激情,教学激情成就优秀教师,因为只有在激情的推动下,教师的个人才华才能发挥到极致。

第三:拥有激情同样意味着要甘于奉献,要用乐观、坚强让自己的激情永葆“新鲜”。

阅读让我喜欢上了汉字,祖国语言文字的特殊魅力更加让我能够乐观的面对教学。有一位我一直以来很尊敬也很欣赏的同事戏称我为“热血青年”。简单的四个字让我兴奋了好一阵子,也让我坚定了追求激情的脚步。然而现实往往会给你出很多难题,让你感觉很无奈。每当这时,我们便会感到累、感到疲惫。此时我们又当怎样?退缩吗?教师这个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任何一位教师都不会这么做,在奉献中拥抱激情成了我们唯一的选择。岂止是我们,阅读中我发现就连极其成功的专家或优秀教师当中也有遇到困惑、感到乏力的时候,现实总是让他们选择奉献,他们会从学生们一次开心的笑当中去寻找快乐,会从与家长的一次成功的交谈中感受自己的价值。其实,对于一个教师来讲,只要能满足他极少的需要,就足以使他专心致志的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会洋溢出创造的激情。他们在面对问题时特别善于用爱去解决一切,他们这样做的同时,往往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这也让他们变的乐观、变得坚强,也让自己所拥有的激情永葆新鲜。这也让我懂得时刻去改变自己的心态,力求永远做个热血青年。

不同的人对于激情的理解不同,因此所反映出来的形式也因人而异。然而教师激情无论以怎样的形式外显,其共同点都是痴迷于课堂的,那种深深的爱、由衷的爱就像冬天的暖炉时刻温暖着孩子的心。

参考文献: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

2、广西教育出版社 《听名师讲课》

读书人网 >小学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