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家长:
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来参加我们的家长会,这是您对孩子的关心,也是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每一次家长会,我们都有新的话题进行交流。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话题主要有两个:孩子的假期作业情况和本学期的计划安排,以便您更好的了解我们的教学,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
假期作业情况:
开学后,我检查了孩子的《寒假作业》,整体情况非常好,其中有20多个家长对孩子的作业进行了认真的批改,而且让孩子改正了出错的地方。绝大多数孩子作业认真、书写整洁,一本《寒假作业》从第一页开始到最后一页,字体工整,做题细心。可见孩子整个假期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去完成的,而且每一次完成作业的时候态度比较好,由此可见孩子的学习习惯比较好。这也为孩子开学后以良好状态的投入学习做好了准备。因此,在这里,我也提醒各位家长:以后孩子在家写作业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孩子的作业习惯,看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是全神贯注,还是心不在焉?看孩子的书写是工整整洁,还是马虎潦草。只要我们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不断的提醒、指导孩子,孩子就一定能养成良好的习惯。该怎么指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呢?
作为家长,我们首先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没有不愿意进步的孩子,只有不会方法的家长。指导孩子写作业要注意三要三不要:
要限时:很多孩子写作业的习惯不好,边写边玩,这样写作业的时间拉得很长,质量也不高。如果我们根据作业的情况给孩子规定了时间,这样孩子就会有紧迫感,写作业的时候就很少走神,边写边玩了。
要鼓励:孩子的作业写的好了,我们要及时的对孩子进行鼓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孩子的成绩得到了肯定,他们才会增强自信,写作业就成了一种快乐的事情。
要做好表率:当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好孩子的表率。有时间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写,也可以在一边看书或者做一些不影响孩子学习的家务。这样,不但创造了一种良好的环境,而且孩子的心理也会平衡。
不要急躁。很多家长一看孩子写作业磨蹭或者写得不好,就开始发脾气,把所有的怨气、作业写不好的责任都撒到孩子的身上,这样,不但会破坏您和孩子的心情,而且也会限制孩子的思维,反而会把作业写得更加不好。
不要强行。有些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提高,不停的给孩子在家加作业,这样不但让孩子没有提高,反而让孩子对作业多了一份畏惧和反感。
不要太放手。我们的孩子现在还小,各种习惯的养成正是需要家长、老师指导的时候,我们不可以借自己工作忙、家务事儿多等理由对孩子的学习不管不问。这样的放任自流会给孩子钻空子的机会,良好的作业习惯就很难养成。
本学期的计划安排:
本学期有四个月的时间,我们的数学教材中有九个单元的内容。其中第一单元、第三单元、第五单元和第七单元都是数与计算部分,认识万以上的数和初步认识小数,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除数是两位数的计算。还有几个单元分别是年月日、计算器、观察物体、平行与相交和统计,这些知识牵涉到孩子的日常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孩子的学习情况及学习特点,经过年级组数学老师的探讨、交流,本学期将做以下学习安排:
对于年月日、计算器、观察物体等内容的学习,将在学习之前对孩子做以安排,让孩子在生活中通过自己的观察、查询、搜集等活动对这些常识有所了解,然后再在课堂中做系统的整理,这样不仅仅能够节省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够让每一个孩子都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在生活中体验、感受,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而且,在此过程中,能够较好的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观察思考、搜集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孩子对数学产生亲近感。
万以上数的认识对孩子来说,接触大数对有些孩子来说有些难度。在教学时教师会根据孩子的理解、掌握情况进行个别的指导,也希望我们家长能够借助生活中见到的大数让孩子读一读、写一写,逐渐的掌握方法。
关于计算,课堂上或第二课堂时间会继续加强口算训练。口算是一切计算或解决问题的基础,加强训练不仅能提高孩子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更重要的是在口算训练中能够集中孩子的注意力,激活孩子的思维。口算题的形式多样:听算、看算式说结果、在算式后面写得数等,进行口算训练的形式也会多样:常规训练:每天课前两分钟口算;计时比赛,同样的时间比数量、同样的数量比时间;口算游戏:开火车、夺红旗、摘苹果等。形式多样,孩子才不会感到枯燥。
关于解决问题:前面给大家说过,青岛版教材中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蕴含在每一个信息窗中。老师会在教学的时候借助情境图引领孩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从上学期开始,我们已经开始学习两步计算的问题,有个别孩子对数量关系总也理不清楚,这既需要教师对孩子进行个别的指导,也需要我们家长的配合,在生活中引导孩子多观察、多发现、多思考,这样孩子才能借助生活素材理解问题本质。当我们把数学放到孩子生活中的时候,数学才能彰显出它应有的价值和魅力。
为了让我们的孩子每天成长一点点,我们需要携起手来,从真诚的关爱、无私的帮助、和谐的关系和发自心底的信任开始,从这个新的起点,再次踏上充满希望和快乐的旅途,一路向前!